目前學生為如意莊的適齡孩童三十七人,外村報名學員還在統計。今天是學校落成慶祝日,正式開學時間為端午節後。肖林趁這段時間為學校制定了一份課程表,上五天半休息一天半,週一至週五主要學語文和數學,另外有兩節體育課和一節音樂或美術課。
第節課半個時辰,上午四節下午三節,每節課中間休息一刻中。另外週六上午為教導主任專門授課時間,主要講的是思想政治類。肖林備了四周的課,都是一些歷史名人故事。留下的作業是,每個學生回家都要把故事講給家人聽一遍。週六的午餐學校準備的特別豐富,孩子們吃不完還可以帶回家。
如意村的還好,那些鄰村的懂事孩子,都會在這一天只吃白飯,把蛋和菜肉帶回家給弟妹嚐嚐。因此育才學校的伙食也傳了出去。對農村來說,吃的是真好。每人一個白水煮蛋,兩個素菜一個葷菜,另有饅頭肉餅啥的。聽孩子們說,學校怕家遠的學生來不及吃早飯,每天上午上完第一節課後,還會發兩塊點心吃。
因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且束脩很少。附近村子適齡的孩子,父母都領著來報名了。開學前報名截止已經有七十五個學生,當初是按五十人準備的課桌書本,肖林立即又讓楊威進城再買物品。目前的教材就是《三字經》和《百家姓》,數學教材就麻煩了,肖林發現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小學生的數學教材。即使有,也是高深難解,壓根不適合這還未啟蒙的村童。
肖林當機立斷,拉過週六兩人一起寫教材,先寫一年級的。沒敢直接用阿拉伯數字,註明它只是大寫數字的簡易寫法。週六到覺得阿拉伯數字非常實用,說是回帝都就報與朝廷,到時候再大力推廣。
肖林學著後世的小學教材,一年級上學期就是簡單的加減法,下學期再學簡單的乘除法。當然乘法口決是必須要有的。小明和小紅再次上線,充當一切題目的主角。兩人把教材修修改改三四天,又把完成後的給校長和其他幾個先生看。眾人一致說好後,再到城裡去印了一百份。印的是雕板印刷,清晰乾淨,黑色的書皮上寫著《算術》兩個大字,下面再寫上“一年級”三個小字,外加編輯肖林四個字。這個是週六要求的,他不願意把自己的名字印上。二年紀的數學教材,暫時還沒編。肖林決定後面再和其他教師一起編寫。
就是這麼簡單,育才小學正式開學了。肖林有作坊,也不怕費錢,設計了校服每人一套。校服是天藍色帶白邊的,再配上一頂同色的帽子,孩童們穿上後還真有點學子的感覺。胸前配著寫有名字的校牌,背後背一個雙肩小書包。每天如意莊上下學的藍衣孩子和關雎坊上下班的白衣女工,成了莊子最著名的兩道風景線。
每天上下學時間,村民們都圍在路邊看,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就喊一聲。然後大聲的跟旁邊的人說:“我家小子,以前皮著呢,自從上了學懂事不少!”一幅十分光榮的樣子。
喜歡帝為凰請大家收藏:()帝為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