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自然就會有人出面,幫著這家人重新修建房屋,一般情況下,簡單的三四間房屋最多在十天之內就能完成,受災的人家住進了新房子,自然會對幫忙的鄰居感激涕零。
這些年,大部分的人家都修成了磚瓦房,而且為了能掙更多的錢,幾乎每家每戶的年輕人都在外邊打工,家裡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兒。
有些人家甚至全家都出門兒了,大人在外邊打工,小孩兒就帶在身邊,送到附近的學校去讀書,一年到頭都難得回來一次。
就像田其程他們一家人一樣,一家三口在外多年,家裡的那幾畝薄地要麼租給別人住,要麼送給親戚朋友,要麼就直接在地裡種上樹木。
整體來說,整個田家溝村經濟狀況也不算是太差,但是腦子靈活的人,終歸只是少數,還有一些人雖然有點腦子,但卻缺少膽子,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基本能夠溫飽,真正要說是致富的話,那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田小軍上任了,開始也是躊躇滿志,也想帶領村人們共同致富,可是折騰了幾個月以後,他終於發現自己的想法離現實還是差得很遠,就他和老領導田志和的思想都無法完全統一,就更別說讓其他人也和他保持一樣的思想節奏了。
田志和的老伴前兩年去世了,五十多歲的他和兒子兒媳以及孫兒住在一起。
去年,田婆婆打主意想給田志和另外找個老伴,可是田志和的兒媳婦連天碧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不同意,但也給了田志和臉色看,田志和只好暫時罷休。
又過了大半年,田志和心有不甘,就悄悄地對田婆婆說,如果真有合適的,請田婆婆注意一點,他要悄悄地進行這個事,犯不著在事兒還沒有成之前就非得和家裡人鬧彆扭。
老領導的犟脾氣也算是在村裡聞名的,但他的犟自有他的道理,凡事他認為是正確的,那他就會一直幹下去,就算是中途出了岔子,他也絕不回頭。
就因為他的這點脾氣,他和田小軍在對待村裡的工作上,自然就會有衝突。起初田小軍讓著他,可是總是讓著他也不是一個辦法,村裡的工作要跟上形勢,要把村民們帶上小康路,那工作思想就必需得有一些轉變。
如果按老領導那多年來摸爬滾打積累起來的經驗,已經不足以讓村人在目前的形勢下得到實惠。
就拿前兩年來說,由於鄉上的估計錯誤,引導村民盲目地栽種單一品種的蔬菜——芹菜和萵苣,年底時又因為突如其來的大雪封山封路,造成道路運輸問題,蔬菜外運的延誤,村民辛苦了幾個月的汗水白白地爛在了田裡。
如果按田小軍的設想,在當初就錯開種子播種的時間,蔬菜收穫上市的時間也就不會那麼集中,這樣讓市場需求永遠不處於飽和狀態,那農民的實惠就會更多。
可是老領導卻認為鄉上對目前形勢的分析是正確的,鄉上下達的精神也就是正確的,他固執地認為田小軍只是在紙上談兵,所以並沒有聽取田小軍的意見,利用他在村民中的威信,擅自把從鄉上聽來的精神傳達了下去,並說鄉上已經安排組織好了年底蔬菜外運渠道,讓大家放心栽種!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那年年底,田家溝人白吃了一次啞巴虧,損失總計不低於六七十萬元!
田志和對村民們說,莊稼誤了只有一季,來年咱們重新來過!他拍著胸口說,他要在有生之年,帶領大家過上真正富裕的生活,利用農閒時節,田志和帶領村裡的黨員和群眾代表去周邊富裕的村鎮參觀學習。
回來後,他總結經驗說:咱們村之所以一時之間富不起來,還是因為步子邁得太小了,從今後,大家一定要再大膽一點,步子再邁大一點,致富的點子再多一點,並把他的話總結成致富道路三點經。
田小軍對他的話多少有些反對,可是也沒有辦法。他想方設法想糾正老領導的錯誤思想,可是村子裡種地的都是一些老人,和田小平年紀相仿的中青年人並不多。
那些老人和田志和的關係自然要好的多,他們也願意聽他的話,而對於田小軍的苦口婆心,大家都私下認為他是自私心太重,所以表面上說是要聽他的話,可背地裡卻是誰也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鑑於田志和想在全村大面積栽培經濟苗木獼猴桃和李子、桃子等的計劃,田小軍私下裡與老婆代易書調侃說:“田頑固這次要麼讓全村人富得流油,要麼讓大家窮得揭不開鍋。”
田小軍之所以這樣說,是有他的道理的,田志和一邊倒的思想註定要吃市場的虧,看別人種什麼來錢,他就跟風,這種跟風的虧,大家也不是沒有吃過。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後,田小軍決定和田志和做一次長談,希望他能改變觀點,對形勢做客觀正確的分析,不要再老是聽上鄉部門那些筆桿子的錯誤估計。
七月中旬的夜晚一點也不涼爽,村裡的老少爺們都圍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田小軍讓老婆炒了幾個菜,把田志和邀請到家裡來喝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上一輪明月,倒映在池塘裡。田裡池塘裡的青蛙在進行著唱歌比賽,此起彼伏的蟲鳴蛙鼓,給人一種祥和溫馨的感覺。
田家溝村的夜晚是寧靜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要麼坐著看電視,要麼三三兩兩地在村頭河邊樹蔭下乘涼,清澈的河水裡,有小孩子在嬉戲。
田志和接到田小軍的邀請電話,心裡自然有些高興,一個人在家裡吃飯,就算是吃山珍海味都未必香甜,但是在這樣的夜晚,有個人陪著喝酒,聊聊天,那總是一種難得的快樂。
田志和走過村頭,和乘涼的人們打起招呼:“都不在家裡看電視,跑到這裡來喂蚊子,你們都聊些什麼呢?”
一個老頭笑著對他說:“這個時候了,你不在家裡喝酒,又要跑到哪兒去瞎逛呢?是不是隔壁村子某個老寡婦的院子門破了,讓你去幫忙修呀?”
老頭的話音剛落,另外一個愛開玩笑的老人冷不丁地接了一句:“咱們老領導是什麼樣的人,會去給寡婦修門嗎?錘子斧頭他都不會用,你難道讓他用拳頭把釘子砸進去不成?”
“好,你幾個老不正經的傢伙,不和你們吹了,我要到田小軍他們家去,和他商量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空了再陪你們聊天。”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眾老頭哈哈大笑,有人悄聲地說起聽來的故事:田半仙想給他介紹一個老婆,可是他兒媳婦不同意,怕他另外娶了老太婆,錢都給別人花了,他兒子孫子沾不光,所以不同意,急得他已經和兒媳婦鬧僵了。
田小軍院裡,他和田志和正在推杯換盞,酒到酣處,田小軍開啟了他的話匣子。
田小軍試探著說:“老領導,今年我們村的經濟作物我看還是調整一下種植結構,對於那個獼猴桃苗,我覺得也不應該貿然種那麼多……”
田志和皺了一下眉頭:“什麼?我覺得允許小幅度調整是可以的,但不能亂了報到鄉里的計劃。至於獼猴桃的種植面積,我已經準備和人家籤合同了,不能再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