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輛充滿鋼鐵質感的銀灰『色』戰車上,劉明無語望天。
說是戰車,但按個頭來說,這個傢伙簡直堪稱鋼鐵巨無霸。
他記憶中見過最大的礦用重卡,那種只能在礦山上行駛的龐然大物,可能都不及他此時乘坐的這個鋼鐵巨獸龐大。
透過有鐵防護柵欄包裹著,只有自己巴掌大小的戰車車窗,看著窗外急馳而過的風景。
劉明無奈的撇了撇嘴,不由又將這個世界和自己來時的世界重疊起來。
這輛被稱為履軌蒸汽車的交通工具,確實和坦克有著五六分神似。
前提是,如果它縮小几十近百倍的話。
全稱,輪式履軌蒸汽車。
一種這個世界特有的運輸工具。
外形上和履帶戰車類似,完全靠履帶和輪軸驅動,為其提供動力以驅動它的則是蒸汽機輪和動力爐。
這輛讓劉明無比詫異的龐大履軌蒸汽戰車。
車身通體銀灰『色』,有些灰暗深沉,由精鋼製造而成。
車頭則反『射』著金屬耀銀光澤,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十分耀眼。
車身大概有兩三層樓房高,車身兩側一共有近兩百個車窗,每一個車窗通常代表著車窗旁的四五個座位。
換句話說,這輛正在飛馳的履軌戰車,最高負荷可以容納近千人乘坐。
光只是這個數量就足以讓他驚歎。
一輛十八節車廂的普快,也就是兩千人左右的載客量。
而火車之所以能夠保持這麼大的體積和載客量,是因為他在架設好的軌道上行駛。
各項安全係數和一切動能消耗,都處於掌控之中。
而履軌蒸汽車,卻完全依靠履帶、輪軸和內建動力爐、蒸汽機輪,就托起如此龐大的車身在高原上疾馳。
這在劉明曾經所處的世界,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還要從整個履軌蒸汽車行駛的環境說起。
雲頂綠洲所有主城、重鎮的履軌蒸汽車都是在高原上行駛。
而聖白梅瑟高原最大的特點,就是平整。
整個聖白梅瑟高原,幾乎看不到幾塊像樣的陡峭丘陵山麓,幾乎全都是平原地帶。
不用翻山越嶺,這也就賦予了履軌蒸汽車良好的行駛地形。
假設到處都是陡峭山坡。
體型如此龐大臃腫的車輛,在不依靠軌道的情況下,根本寸步難行。
但龐大而臃腫的體型,也帶給了它一些普通車輛難以擁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