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喪屍”本來只是王星悅的一句玩笑話,大家以為下一秒江濤便會反駁。
然而想不到的是,江濤竟然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我還真的這麼覺得。因為那些被感染者噬咬過的人,就是那個孩子的家屬,在三天以後,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繼而又咬了別人。”
大家聽後心中一驚,這時在一邊旁聽了多時的張小雅問道:
“這麼說來事情應該鬧的很大才對呀,為什麼沒見電視新聞有什麼報道呢?”
不等江濤回答,秦淮先試著做出瞭解釋:
“如果是被咬過之後當時就變成喪屍的話,搞不好現在滿大街都是被感染的人了。
但是這個情況的發病期需要3天,有潛伏期的疾病就不容易引起重視了。”
秦淮的意思是,這件事情某種意義上就像是狂犬病一樣。
如果人被狗咬了之後立刻就會狂犬病發,那麼狂犬病的問題一定會被人們更加重視。
但事實上狂犬病的潛伏期在三個月左右,所以就算真的有人因為狂犬病發作而死,在人們的印象裡,這件事已然和之前的狗咬人事件聯絡不大了。
所以即便狂犬病的致死率100,也鮮有新聞大肆報道。
江濤也附和著認可了秦淮的觀點:“是的,而且三天的潛伏期也足夠讓醫生們意識到疾病存在感染性,所以病人被很快被隔離起來控制住了,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疫情發展。”
接著秦淮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可是朋友,就算是出了這樣的事情,你應該找的難道不是醫學專家嗎?你怎麼能確定這是一起投毒案,而不是這一家人得了什麼怪病呢?”
江濤嘆了口氣,回答道:“唉,我也希望這只是個例,但是這樣的病例,其實最近發生了不止一起。”
說罷江濤又從公文包裡掏出了更多的這些天他收集到的資料。
原來最近一段時間裡,維斯市的各大醫院加在一起總共接收了至少20起這樣的病例。
“20起?這可不是小事了啊……難道就沒有人引起重視嗎?”
秦淮一邊閱讀著眼前的資料,一邊若有所思的問道。
江濤無奈的攤開雙手回答道:“當然有,但是醫學界都認為這只是一種新的疾病。”
資料不僅展示了這20多起病例,並且還列舉出了這些病例的唯一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案例中最先發病的都是家裡的小孩子。
然而除此之外,這20起病例卻又再找不到任何其他共同點了。
這些孩子互相之間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不在同一個學校,學校食堂並沒有統一的食品供應商,醫療方面也沒有統一的疫苗接種記錄。
所有人的飲食習慣、人種、血型、性格、年齡、生活方式各不不同。
緊接著,江濤又從他公文包中抽出了兩張紙質資料,展示到了秦淮的眼前,說道:
“這些還不是最可怕的,我之所以找到你們,是因為最近這兩起病例。你們看。”
秦淮接過檔案,目光大致掃了一遍病例記錄,最終目光停留在了“發病時間”這一內容上。
因為發病時間上寫著,患者出現食物中毒表現之後,24小時內便出現了喪屍化的跡象。
24小時?也就是說,最近這兩起病例,發病時間從三天一下子變成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