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中了一本對自己修道有幫助的,但是並不對口的典籍,孫豪開始甄別其他基本典籍,先後看了幾本之後,都不是很合意,看得出來,這些書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其實大都是傳記性質,都是如同《牽牛經》一般的,記載了修士一生事跡和見聞的書。
裡邊的確有修行的秘術和修行的感悟,只不過那得需要孫豪從中一點點地甄別,一點點地理解。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上古時期的各種環境完全不同,各種體驗也完全不一樣,很多修行並不適合孫豪現在嘗試,而且,看著這些典籍,孫豪還發現一個無奈的事實,有些典籍記載的修行方式,並不一定適用。
怕是上古時期和現在的規則發生了變化,也或者典籍之中的有些修行之術只是猜想性質,孫豪發現許多明顯一看就不能克服的缺陷,只能有借鑒意義,完全照搬,那就等於自己找死。
連續翻了幾本典籍,孫豪的心中逐漸沉了下去,剛剛看到這個龐大而神奇的典藏的那種喜悅,逐漸消散。
到了大乘級別,修行之術真是已經相當難得,每一個修行的秘術都很難尋找得到,前面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典藏裡邊看似包羅永珍,看似無所不有,可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典籍少之又少。
或者說,真正適合自己的典籍隱藏在了眾多的典籍之中,自己要想找到,怕是殊為不易。
跟其他修士不同,孫豪能夠識得古篆,已經分辨出許多資訊,其中有個書庫的資訊,就讓孫豪心中大驚失色,眼前這個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典藏裡邊,藏書足足達到了一億多萬冊。
一億多萬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那是孫豪想都想不明白的龐大,一萬已經不少,藏書過萬,就可以算是一個較大的圖書館了。
一億多萬冊,也不知道這麼個小小的典藏是怎麼儲存下來的,人族上古先賢的能力,果真是讓人心中敬佩不已,毫無疑問,這典藏很有可能就有須彌納介子的功能了。
要在這樣的典藏之中找到對自己修行有幫助的東西,還真是猶如大海撈針。
在自己找到的,很有可能內容適合自己需求的,前二十的典籍之中,最後一本就是《九煉歸仙》,帶著一種有點希望,但又希望不是很大的心情,孫豪點開了這個看起來十分樸實的書名。
“五行輪靈,真火九轉;九九歸一,九煉歸仙……”看到這書的內容簡介,孫豪心中不由就是一愣,貌似,這書裡的東西,給了自己很熟悉的感覺。
再往下看,書的主角是個少年,只是主角的姓名是個遠古篆字,跟現在的字有所不同,不知道這是什麼。
遠古篆字之中,最難認的,還是姓名,古今對比,變動很大,意思也完全不同,主角名叫,孫濠。
一個山村少年,踏上修行道路的故事。
讓孫豪十分意外的是,這書的主角修行的功法,跟自己十分類似,而且,經歷都很雷同,有點是自己畢生修行的微縮版本。
孫豪心中感嘆,這還真是一本奇書,沒想到上古時期有個修士跟自己有著如此高度雷同的修行經歷,那麼,就是不知道這個修士的修行體驗對自己是否有幫助了。
這本典籍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前面免費的部分,不需要額外付出貢獻度,看這些內容雖然會花點時間,流失一些貢獻度,但總歸比購買內容要合算得多。
一目十行,孫豪開始翻閱,很快,孫豪的心中産生了許多認同和震撼。
這本書,相比前面的那些,或許有些不足,不過有一點十分肯定,那就是十分適合自己的修行。
這本書有兩大特點,修行之術描述得比較詳細,每一步應該怎麼修,每一步可以怎麼樣進步更快都有理可循,裡邊描述的修行環境跟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也相當地雷同,那就是一本真正能夠讓自己受到一些益處的典籍了。
看完免費部分之後,孫豪最終決定,還是把這本書也給點下來。
不是最好,但應該最合適,就是不知道這書裡邊最終會不會涉及到大道的理解,會不會有一些大道的體悟,如若有,又會不會是時空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