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要修煉最殘暴的霸道之政;修煉最毒的猛毒,劇毒之術……
這些狂暴霸術修成之後,合為一體,形成孫豪最終對霸道的理解。
這十多年來,孫豪也就是在暴風海域之中不停地領悟著暴風和暴雷之術,只不過隨著自己的修行越來越高深,到了後面,進度越來越慢。
直到這次出海,孫豪有了全新的感悟。
前面的那些修行方式依然可以不變,那種合成霸道的思路依然可以沿用,孫豪透過思考之後,得到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孫豪找到了如何修行前面那些霸道之術的道路。
也就是說,孫豪找到了達到小目標的道路,可以更好地有的放矢了。
霸道是相對的,基於這樣的領悟,孫豪得出一個大的結論,真正來說,霸道其實是一種感知,一種心靈的感應,所以上,霸道的修行之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煉心之術的一種高階應用。
霸道是一種氣勢,影響的是別人的心靈。
這是一個總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基於相對性這個原理,那麼孫豪修行霸道的時候,就可以根據相對性,把霸氣之勢分成“順霸、逆霸和平霸三類。”
很簡單一個道理,任何對比性的存在,或者是任何對比,其實說穿都只會有三種結果:比得過,比不過和打平。
既然霸氣也是相對的,那麼孫豪修行霸氣之勢的時候,應該也就需要在三種環境之中去體悟霸氣之勢才好了。
比如說,孫豪前面在大海的暴風雨之中體悟狂風、暴雨、雷霆之威,其實就是一種逆霸的修行方式。
天地的偉力,讓孫豪這樣的大能都不能等閑視之,狂暴的雷霆風暴欲摧毀一切,以孫豪的修為在風暴雷霆的核心區域,也只能堅持的時間久一些,其根本的狀態,其實就是孫豪處於了相對劣勢的狀態。
這種狀態之下體悟的霸氣,乃是一種純粹的力量的威能,是一種天地大勢的壓迫。
暴風雨之中,孫豪體悟的逆霸修行,總結起來,則是兩個要訣,鬥和抗。
面對天地霸氣,孫豪以一種大無畏的鬥志和勇氣,挺立天地之間,頑強抗爭,毫不服輸,同時,在這種鬥和抗的過程之中,體悟到天地的霸道威勢,逐步在自己的身軀之上,凝結那種能讓其他修士膽戰心驚,如同天地壓身的巨大威壓,此乃逆霸。
所謂平霸,則是大家在實力相當的時候,自己需要怎麼展現並且體悟霸氣。
思考平霸的時候,孫豪不由想起了自己的老祖宗,也就是人族先祖,創造出霸字的最為原始的含義。
遠古時期,霸,月始生魄然也,魄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月者三日則成魄。
也就是說,霸的生成,其實是跟月亮有關,是對魄的一種形容,膽魄的魄。
而霸字,在人族的遠古典籍之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只能指除了“滿月“和“新月“以外的所有月相,也就是隻能指所有“殘缺的月亮“。
這種含義,這種造字過去並沒有引起孫豪的足夠重視,不覺得其能對自己的修行有什麼幫助。
可如今體悟到霸的相對性,分辨出平霸的存在之後,孫豪豁然想到了霸的這個含義,並且想到了人族先祖最為出名的霸,最早被人所知的歷史“春秋五霸。”
典籍記載,春秋五霸就是五個實力強大無比的諸侯,霸而不帝。
什麼意思呢?春秋“五霸“的每一霸都只統治了一片雖大但並不完整的天下土地,而有“國土殘缺“的意思,但不同於帝王,帝王統治的是全部“天下“。
霸,居然是殘缺的意思!五霸對立,相互之間誰也不服氣誰,這其實就是平霸了。
那麼修行平霸的重點是什麼?孫豪認真感悟之後,對照歷史,以古喻今,得出一個感悟,那就是,修行平霸的重點可能還是四個字,針鋒相對。
勢均力敵之時,當針鋒相對,毫不妥協,展示出自己最為強大的氣勢震懾對手。
典籍記載,春秋時期,人族五霸,就是那種相互攻伐,戰火連綿的狀態,也就是那個時期,先祖百家爭鳴,開創了一個儒、法、道、墨等學派著書講學,互相論戰的輝煌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