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修行各行其道,彭清瓊看似口無遮攔,但這正是他的修行之道,常懷一顆赤子之心,看似放浪形骸,其實自有其節度,不然餘昌明也不會收他。
相比之下,穀雨和向大宇聞聽孫豪居然也是雙料一級時,更顯驚訝,要知道,他們雖然也是雙料一級,但那是在被餘昌明收為弟子之後修來的,哪裡象孫豪,帶藝投師。當然,他們還不知道孫豪已經幹掉了玉坤龍,不然,眼珠子都得掉下來。
一次介紹完師兄弟,就在這大廳內,在寧靜致遠那橫匾之下,餘昌明擺上香案,請上祖師畫像,帶領師兄弟幾個恭恭敬敬地上了幾柱香,不疾不徐地把入門注意事項一一交代清楚,後,孫豪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奉上一杯香芋,這拜師大禮就算完成。
而餘昌明也動手修改了孫豪的弟子銘牌,從今以後,孫豪也成為了青木宗親傳弟子。每月的月俸和一些明面上的宗門權利,又大了許多。
將孫豪入門的事處理完畢,餘昌明讓師兄弟四個在茶幾對面坐下,每人倒上一杯熱茶,這才緩緩開口說道:“今天為師講道陣符堂,你們師弟孫豪提出一個問題,為師沒有當場解答,現在,在這裡,你們師兄弟幾個一起來聽為師細細講解”。
“老四這次問出的問題是陣線、符筆之間度的測度之法”,餘昌明開門見山,從孫豪提出的問題開始,逐漸講述自己關於這個問題的見解和經驗:“我輩修士制符煉陣,雖典籍者眾,傳承悠久,但觀我宗歷史,關於度的測度一說,其記載寥寥……然,但凡善思者,一旦達到一級陣符師,自會感受度對陣符的重要應用……”
師兄弟幾個都是名師高徒,自然不是陣符堂那些陣符學徒可比,餘昌明一說,他們馬上都明白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而孫豪居然能問出這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怕這老四的陣符之道還在他們之上,至少也不會比他們弱,聽到餘昌明這個話題,就連慣於言笑的彭清瓊,此時也安穩下來,認真聽講。
“為師自一級陣符師後,始思索此一問題,然百思難得其解”,餘昌明從自身學習陣符的經歷入手,逐漸講解這個問題:“彼時,為師遍查群書,然難得一見相關記載,後為師列國試煉,見識漸廣,然度之測度並無常法,縱是大宗弟子也各抒己見,各懷其實……”
孫豪逐漸聽明白了,關於這度的測度之法,就算是大宗門,也有不同的辦法。
餘昌明此時一臉的緬懷:“後為師返回宗門,盡十年之功,自創百刻度法以測度其度……”
“百刻度法?”,孫豪現在明白為什麼餘昌明不在陣符堂回答自己的問題了,敢情這問題涉及餘昌明自創的刻度之法,這應該算是師門傳承,自然不足為外人道也。
“百刻度法?”三位師兄也齊齊一怔,顯然,他們還沒有接觸到餘昌明的這份傳承。
所謂“百刻度法”,在餘昌明的講述之中,就是設定基礎陣法中五行基礎陣法的陣線角度為一刻度,其他陣線之間的角度大小以此為基準,劃分為一百個大小的刻度,利用這一百刻度來度量陣線、符篆之間的角度大小,餘昌明自稱為“百刻度法”。
當然,這“百刻度法”,餘昌明自己鑽研多年,基本上是每個陣法的刻度都有描述,都在這一百刻度之內。餘昌明最後,有點自豪地說:“正是憑借這百刻度法,為師以煉氣大圓滿修為,進階為了二級陣符師,現在,為師把這門刻度之法傳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將其發揚光大……”
說到這裡,餘昌明臉上浮現出絲絲遺憾:“百刻度法雖然相助為師進階,但時至今日,為師也明顯地覺察,這百刻度法並不完美,很多刻度難以精確描述,希望你們以後不要被它束縛。能推陳出新,走的更遠……”
百刻度法?聞聽餘昌明層層講解,孫豪只覺得自己的陣符大門大大的開啟了,很多難題都得到迎刃而解,修士修行,一個引路名師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孫豪聽著聽著,不由想到,是啊,自己怎麼不知道定義刻度呢?
不過,想來這定義刻度,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不是那麼容易想到的事,沒見。餘昌明都坦誠自己的定義並不完美嗎?
不過,這個百刻度法,給孫豪敞開了一扇大門。
敞開的是一種學習陣法的方式,一種更加寬廣學習進步的思路。百刻度法完善不完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定義方式,孫豪覺得對自己陣符之道的學習幫助很大。
百刻度法的講解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此後,師徒幾個又探討了一些陣符經驗,此時,穀雨幾個師兄又驚詫的得知,自己這小師弟居然已經能夠煉制上品一級符篆,這讓他們驚詫之餘又深感壓力,自己這師弟已經這麼厲害了,這讓他們這些師兄情可以堪?
孫豪成為陣符堂長老的親傳弟子,待遇提高自不用說。餘昌明的洞府在南山山頂部位,洞府周圍範圍都是他修煉區域,除了他自己這個洞府之外,另外還有一個院落,名叫三才院,這名據說是二師兄彭清瓊所取,因三個師兄分別居住在院落之中而得名,現在多了個四師弟,孫豪自然也要住進這院落之中,於是,二師兄眼珠子一轉,嚴正宣告,這三才院改名四象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