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楚江河、王光遠、李摩登、佛朗茨、喬天虹和楚江河設計公司其他成員,都齊聚在深市的會議室內。
“喬老,採用水泥和土拌和之後,用來加固地基這種辦法,最近實驗怎麼樣了?”楚江河首先開口道。
前段時間,楚江河便丟擲了採用水泥和土拌和的方式,來加強地基的承載力。
在十幾年後的高鐵時代,對於短距離的路基地基加固,水泥攪拌樁、cfj樁、管樁都是比較常用的方式,這些加固方式裡面,要數水泥攪拌樁最省錢方便。
關鍵水泥攪拌樁,對施工機械的製造,要求也沒這麼高,在86年,國內想要製造出一些高階精密的儀器,還是有很大的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楚江河提出這個理論的原因。
雖然楚江河知道這種辦法可行,可沒有實驗依據和資料作為參考,根本沒法說服喬天虹這些老專家。
畢竟這些老一輩的專家門,都是習慣用事實說話,用資料說話,不可能聽你空口說白話,更何況還是鐵路這種,關乎百姓千萬家的事情,更加不能馬虎。
不過好在喬天虹等人對楚江河的想法很感興趣,在楚江河出資的情況下,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實驗,今天終於有了一些成果。
“江河,你提出的採用水泥和土拌和的方式,來加固地基基礎,的確可行,我和張老他們透過實驗和資料檢測,發現採用這種辦法,的確有加固地基的作用,但要承受列車速度160kh,還是存在問題。”喬天虹如實道。
“橋老,你們實驗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楚江河道。
“我們實驗採用你提供的水泥,攪拌成漿液,然後透過挖機,間隔性的來攪拌,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一區域的地基,的確有所加強,但效果不佳,至於江河你此前提到的做成樁基,還沒法實行,因為國內暫時還沒有這種機械。”喬天虹如實道。
喬天虹的辦法很簡單,無非就是用挖掘機來拌和水泥漿和泥土,過一段時間再去觀察,確定實驗情況。
水泥凝固之後,當然對地基有加固作用,但加固作用的面積和深度有限。
如今因為確實水泥攪拌樁的機械,在既有的條件下,喬天虹的確沒法做成一顆顆的水泥攪拌樁。
“喬老,那就是說效果不是很好?”楚江河道。
“的確不是很好,你要知道,橋樑之所以沉降少,是因為最下層的樁基,作用在持力層上,或者一些岩石上,這些持力層本身就很堅硬,最終導致橋樑很難下沉,確保了鋼軌的平順,最終保證列車的行駛速度。”喬天虹道。
為了確保橋樑下沉符合要求,在設計樁基的時候,一般都將樁基的深度作用到持力層,以確保地基有足夠的支撐力。
這一點,楚江河也清楚。
“如果我能製造出一種機械,將土體切割的同時,又保證水泥漿和土均勻混合,最後作用到持力層,你覺得這種辦法能行嗎?”楚江河道。
“作用到持力層?”一旁沒有開口說話的張老聽到楚江河的話,忍不住開口。
“對,比如在路基地基上,澆築成一顆顆直徑50公分,間距一米的水泥樁,而且每一根樁基都作用到持力層,這種辦法,能否保證地基加固質量呢?”楚江河反問道。
聽楚江河這麼一說,連喬天虹都動容了,說實話,以喬天虹的設計經驗,他隱約覺得,楚江河的辦法可行。
橋樑的樁基是採用樁和土之間的摩擦力,外加地基的承載力,確保橋樑下沉小。
而楚江河提出的大規模的施工水泥樁,也相當於有摩擦力和持力層的支撐力,群樁承受列車執行帶來的衝擊力,真正分配到單顆樁的衝擊力便很小了,如此以來,真正起到對地基的加固作用。
“江河,這事我們不能保證,但是真能做出這種機械嗎?”喬天虹持懷疑態度道。
如果真製造出這種機械,而且實驗成功的話,在喬天虹看來,對鐵路提速,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成就!
“不試怎麼知道呢。”楚江河微微一笑,隨即從攜帶的公文包裡,拿出一疊東西,放在桌上。
“江河,這是什麼?”李摩登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