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公司的辦公區就一個房間,不過房間不小,足足有上百平,楚江河、王光遠和閆慶國等人,環繞一圈坐著。
“今天這次會議,也算是我們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會議,前半個月去了一趟西德的法蘭克福,給我感觸頗深。”楚江河開始講話道。
原本眾人對這個和自己年齡相符的人還不太在意,可楚江河一開口就說前半個月自己去了趟西德,給他們的感覺,瞬間就不一樣了。
就算閆慶國快五十歲,都沒出過國,何況另外五個和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在他們看來,出國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尤其是語言上的不同,讓人怯步。
“到了法蘭克福,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樓高,現代化程度遠不是國內可以比擬的,而且橋樑施工、鐵路的執行速度,國內也沒法比,就拿火車的行駛速度來說吧,德國如今的行駛速度已經達到了200,而國內最快的速度才120多,還只是最高速度,上160的根本沒有。”楚江河道。
在場的眾人,就算王光遠,也豎起耳朵聽楚江河講,往後要是出去,也有炫耀的話可說。
“另外一個方面,讓我驚歎的是德國的機械業發展,遠超我國。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感,如今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向大地,國外的各行各業,在近幾年,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國內,對我們國內的傳統企業,造成很大的衝擊。既然我們成立了勘察、設計公司,我們公司往後要怎麼發展,要向哪個方向發展,要發展成什麼樣,顯得很重要。”楚江河及其嚴肅道。
這也是楚江河的目的,他必須在1992年之前,積累大量的財富,到時候才有資格,在國改私過程中,大賺一筆。
隨後接著改革的東風,真正走向世界。
然而,在85年到92年這段時間,如何儘可能的將公司做強,顯得很重要,如此一來,才能抵禦住外來企業的衝擊。
至少等外來企業進入國內之後,自己的公司和他們雖然有差距,至少差距不大,這就是楚江河的目的。
王光遠等人認真的聽著楚江河講話,面色嚴肅。
“現在,大家暢所欲言,說說自己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好的建議,畢竟你們都來自不同的行業,對這個行業,至少有屬於自己的看法。”楚江河道。
眾人互相看了看對方,都沒人開口,楚江河之後點名道:“光遠,你是公司的總經理,你先說吧。”
王光遠一愣,沉默片刻,道:“老大,其實對於這些我也不怎麼懂,我是從鐵路上出來的鐵路子弟,如今鐵路局在進行改革,越來越多的施工隊進入鐵路行業施工,我覺得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正如王光遠所說,隨著包工隊制度的引進,到88年第三方監理的進入,工程建設單位,的確是未來數十年的爆發點,如果把握好這次改革,賺錢並不困難。
最開始的時候,楚江河也是這個想法,把施工隊做大做強,但是隨著資本的積累,純粹的把施工隊做大做強,只是楚江河考慮的一部分,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事情,楚江河需要去考慮。
“不錯,施工隊這個模式肯定是未來的主流,這個思路是沒問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公司的勘察、設計公司,能否進入鐵路市場?”楚江河想了想問道。
“進入鐵路市場?”王光遠和閆慶國都是一愣。
現今能勘察、設計鐵路建設的公司,只有國有企業,比如皇家第三勘察設計院,還有第一、二、四設計院,這四家設計院,基本上將國內的鐵路勘察、設計承攬完了。
鐵路作為國家的運輸的命脈,鐵道部規劃鐵路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按地域分配。比如東南片區,是哪個設計院,西北地區是哪個設計院。
楚江河這家公司,一不是國企,二沒有設計過鐵路的先列,三國家層次沒有關係,想拿鐵道部的訂單,基本上是痴人說夢。
因此,當楚江河說出這話的時候,在鐵路上幹過活的王光遠和閆慶國,下意識的就認定,這種辦法不可行。
“不錯,如果我們的勘察、設計公司,能進入鐵路市場,並站穩腳跟,對我們公司來說,有很大的優勢。”楚江河道。
對於這點,在場的人都肯定,問題是能不能進入的問題。鐵路勘察、設計市場,設計單位就這麼幾家,一旦楚江河這家公司進入並站穩腳跟,相當於和這幾家設計院搶蛋糕,至於外面的半私企或私企,根本沒資格進入。
如此一來,楚江河面對的競爭便少了,可問題是,一傢俬企真的能在鐵路勘察、設計行業站穩腳跟嗎?
不是不可能,除非有比其他國有設計院更加牛叉的設計,並在鐵路上得到運用,才有可能成功,但是,要完成這一步,相當的困難。
要知道,國內四大設計院的設計師,都是國內鐵路設計行業的頂尖人才,加上國家方面的資金支撐,為他們大膽設計、研究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