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水準儀相當的老舊,塔尺也不是鋁合金製作,而是一根兩米的木質塔尺,無法拉伸收縮。
在這根兩米的尺上,畫著一道道標記,並有相對應的數字,這種塔尺是最原始的,攜帶起來相當不方便,直到後來,才出現了鋁合金塔尺,代替了這種塔尺。
楚江河騎著腳踏車,帶著楚志兆,又回到了路基填築的地方。
楚志兆顯得很興奮,下車後,他先是去找了一下後視點,讓楚江河把塔尺立在哪,然後就跑去架設儀器了。
儀器架子也是木質的,看上去很笨重,楚志兆之前也學過水準儀的調平和讀數,甚至連計算高程也知道,有了一些入門。
不過那個時候是有技術主管在一邊指導,不然的話,楚志兆肯定啥也不懂。
楚江河看著這把木質的塔尺,有些傻眼了。
原本他以為,超平用的是可以伸長和縮短的鋁合金塔尺,沒想到跑出一個木頭的塔尺,自己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做手腳了。
工程施工中,土方是最容易做手腳的,尤其是開挖的方量,因為超平資料的計算,就是後視點的高程加後視減前視。
對於土方開挖來說,怎麼才能讓楚江河最有利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原本只要挖200方土,技術員給他結算量的時候,結算了400方土,這就相當於另外的200方土,楚江河沒有挖,但工班卻給了這部分的錢,這不就叫賺了?
然而,現實工作中,尤其是在八幾年,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出現,這個時候的技術人員,比較有原則性,你明明挖了200方,對方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給你結算400方,這是範大忌。
那麼怎麼才能多算量呢?
唯有在現場第一手資料上做手腳,如果超平的時候,楚江河沒有參與,那麼他也做不了手腳,畢竟資料都是對方記錄的,你不可能去修改多方的原始超平資料。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楚江河參與了超平,如果是鋁合金的塔尺,在楚志兆讀數的時候,他完全可以隱藏性的改變前世和後視的數值,讓楚志兆獲得的原始資料與實際不相符。
因為我們超平的位置的高程,等於後視點的高程加後視減前視。<,要下挖到1,那麼一旦這個地方的高程變成了2.5,那麼就要下挖1.5,就多出了0.5的挖方。
因此,在測量過程中,看後視的時候,我們就要想方設法的把這個數字變大,那就是拉伸塔尺的時候,一米和兩米之間的那一節,儘量少拉出來,正常人架設儀器,看到的數大多數的1米多一些,但是為了不讓對方懷疑,少拉十來公分應該不成問題,一旦距離遠了,根本看不出來。
只要少拉出一公分,那麼測量中加後視的讀數,就多一公分,然後便是前視,前視越小越好,首先我們要保證塔尺已經全部拉出來了,因為數值小,就顯示這個地方比較高,地方高,塔尺便起來了,看到的讀數便是塔尺下面的讀數,從下往上,塔尺的讀數是越來越大的,越往下,讀數就越小。
如此一來,便保證了後視大,前視小,在計算的過程中,加後視減前視,如此一來,得到的測量點的高程就更大。
可問題是,現在楚江河拿的不是鋁合金塔尺,木塔尺根本不能伸縮,這方面根本沒辦法作弊,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下測量放點位的時候,放的一些高一點的地方,這樣一來,相對來說,計算結果會多一些挖方量。
楚江河在一側等了大概有五分鐘,楚志兆還在那倒騰儀器,像是沒調平還是怎麼的,一直在動儀器架子。他不由納悶,就超個平,還有這麼難的?
“楚工,要不我來吧,你來幫忙扶尺子。”又等了兩分鐘,楚志兆還是沒什麼動靜,楚江河只好上前建議道。
再不上去,這傢伙一上午也未必能倒騰的出來。
“楚老闆你會超平?”楚志兆顯然有些尷尬,自己拿來了儀器,居然連調平都辦不了,在此之前,他可是自己調平過啊,為什麼這次感覺這麼艱難?
“會的,我不是說了,村裡修建水泥路的時候,正好搞了一臺水準儀,我那個時候學會的。”楚江河繼續忽悠,道:“不過我只會看數,不怎麼會計算,我幫你看完之後,楚工你帶回去計算得了。”
楚志兆一想,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總不能現在去找齊哥吧,剛才對方還問自己要不要幫忙,自己已經在人家面前吹了牛b,現在好了,牛b吹大了,還有臉面回去請對方來幫忙嗎?
如今,楚志兆也只能依靠楚江河了,死馬當活馬醫,如果真超出來了,回去自己也有個交代不是?
對於看數,大不了到時候複核一下便是了!
“好吧,那我去扶尺子,這記錄本你拿著。”楚志兆點頭道。
隨後,楚江河接過楚志兆的記錄本,楚志兆接過楚江河的木塔尺,走向了那邊的那個水準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眼前這臺老式的水準儀,楚江河突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撫摸上水準儀的那一刻,楚江河大致調了一下三腳架,看著u型氣泡那裡,兩隻手下意識的自動旋轉三個調平螺旋,五秒鐘,水準儀被調平了,然後旋轉180°,輕微調平,再轉回來,發現水準儀也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