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不然的話,江河怎麼這麼大年紀了,還沒結婚呢,我兒子比江河小兩歲,孩子都兩歲了。”一個挑擔的婦女道。
“哎,可憐我們村的靈月啊,我還以為,江河要和靈月在一起呢。”另外一個婦女感嘆道。
對於李靈月,村裡的上一輩和老一輩,對她的印象都很不錯。
一側,李長江聽著眾人的談話,心裡頓時很不是滋味,還別說,在李長江看來,楚江河的確是不錯的苗子,不說之前有多麼的操蛋,至少幹了施工之後,楚江河完全變了一個人。
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便鄙視到現在整個楚家村的人,都很看重楚江河,這就說明了一切。
雖然說李靈月考上大學的話,學歷比楚江河高,可李長江卻認為,這樣的話,李靈月才真正配的上楚江河。
“你們就別瞎猜了,這是趙記者,是來採訪村水泥路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寫稿子,是我爸一個朋友的女兒,幹活的時候按照我說的辦,不許偷工減料。”二狗子見李長江臉色不太好看,連忙出面解釋道。
“哦,我說呢,江河怎麼看都和我們村靈月比較般配。”剛才開口的大媽也意識到李長江臉色不太好看,連忙改口道。
這時,楚江河三人已經來到了現場。
“趙記者,這水泥路施工完一半了,從這往前,便是沒有施工的了。”下車後,楚江河解釋道。
趙冰瑤下了腳踏車,很大方的上前,先是拍了幾張照片,隨後便和一些村民聊了起來,一點也不像城裡來的人。
隨後,楚江河還給趙冰瑤講解了一下施工的流程和工序,還有一些工具的使用,對於這些,趙冰瑤都拍攝了照片,在楚江河這個對攝影外行的人看來,趙冰瑤還是蠻專業的。
在工地待了不到半個小時,楚江河老媽馬梅花等人,便送茶來了,今天吃的是艾米果。
艾米果在南方還是蠻多的,主要在夏天多一些,因為需要去採摘草,不是這個季節根本就沒有。
今天干活的村民才五十多人,除了艾米果之外,還有面條,基本上每次吃茶,麵條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還是便宜,對於其他吃的,就靠運氣了。
“你這吃的還蠻不錯的嘛。”趙冰瑤對著一盆子艾米果拍攝了幾張照片後,對楚江河道。
“是你運氣好,正好碰上今天吃艾米果,大部分還是麵條呢。”楚江河說著,端著一盆子的艾米果,對趙冰瑤道;“來,嚐嚐我們這邊的手藝。”
“這艾米果我小時候在外婆家吃過,後來出去上學之後,就再也沒吃過了。”趙冰瑤拿過一個,咬了一口,舉起大拇指道;“不錯,做的真好吃,和我外婆做的味道沒什麼差別。”
“姑娘,那當然了,這在我們楚家村,可是一大特色,每到夏天的時候,家家戶戶便出去採摘艾米果草,做艾米果吃。”一個婦女解釋道。
楚江河也拿起一個吃了起來,味道的確不錯,而且一股子艾米果草的味道,味道非常強烈。
趙冰瑤吃了兩個,便沒再吃了,可村民卻不講這些,半個小時不到,麵條還剩下一些,艾米果卻全部吃完了。
這段時間,趙冰瑤正好和村民們溝通一番,用筆記本記錄一下東西,想來是用在稿子上面。
休息半個小時之後,村民們又開始幹活,趙冰瑤卻還在記錄著資料。
“小趙,走吧,上午調查就到這吧,先去吃點飯,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再調查。”楚成功建議道。
畢竟這玩意不是一兩句便能問清楚的,再說了,現在村民剛吃完茶,正好有力氣的時候,能多幹點活便多幹點活,也沒什麼時間理趙冰瑤。
“行,楚叔叔你說了算吧。”趙冰瑤收拾好東西和筆記本,點頭道。
三人又返回鎮上,趙冰瑤還是坐楚江河的腳踏車,一路顛簸,等三人來到鎮上的時候,快到一點了,正好是吃飯時間。
進了一家餐館,點了幾個楚江鎮的特色菜,三人便吃了起來。
“楚老闆,我想專門對你進行一個採訪,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有時間呢?”趙冰瑤道。
此次前來,趙冰瑤便想好了,對楚江河坐一次單獨的採訪,畢竟他負責施工的水泥路,一手資料都是他掌握的,現場問工人得到的資料,只是佔一小部分。
“要不這樣吧,中午吃完飯趙記者你先休息,下午四點左右,我再來找你,你覺得怎麼樣?”楚江河想了想道。
畢竟趙冰瑤上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汽車,一路上顛簸的很,加上一下車便跑了工地,對方還是一個女性,又不是天天下地裡幹活,不累才怪呢。
如今已經是一點左右了,吃完飯差不多兩點,讓趙冰瑤先休息兩個小時,還是有必要的。
“小趙你的意思呢?”楚成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