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各位兄弟姐妹的打賞,另外、來點收藏、推薦撒,馬上滿一千收了!
開工第一天,搞的相當隆重,其實楚江河沒舉行什麼儀式,只是參加幹活的人和圍觀的人太多了。
這一個星期左右的時候,到二狗子那裡報名的成員,足足有一百三十人,經過二狗子的初步篩選,選出了七十人,他將這七十人的名單遞交給了楚江河,讓楚江河做最後的篩選。
在這七十多的名單中,有些家庭有一個成員,有的兩個,還有的家庭一個都沒有,瞭解情況才知道,這幾個家庭經濟條件稍微好一些,沒必要為了這一天六毛錢去幹苦力。
不過這對楚江河來說,也是好事,相當於其他沒錢的家庭,可以多分幾個名額嘛。
最後,楚江河挑選了五十五人,成為第一批成員,加入了自己的施工隊伍當中。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和中年人,極個別五十五歲以上的,都是託關係進來的,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一旦找上門,又是找楚建設又是找楚江湖的,楚江河也沒辦法,最後預設了幾人。
可真正開始幹活的時候,楚江河才意識到,施工沒這麼好乾。
第一件事便是管理的問題,整個楚家村,施工過水泥路的村民,根本不存在,唯有少數泥水匠,但是這些泥水匠卻沒報名,而且泥水匠做的工作和澆築混凝土也不同。
這個時代的房屋,都是土磚,頂棚都是蓋瓦,哪裡有紅磚和澆築混凝土的?如此一來,即便是泥水匠也不懂施工混凝土。
不要說村裡面,即便是鎮上,也沒有頂棚是澆築混凝土的房屋,統一是蓋瓦。
至於楚潭市區,離鎮上便有八十多里,每天到是有兩趟班車,趕往楚潭市,可一般村民也沒有這個錢,因為去一趟市區,光路費便要一塊錢。
一到現場,東西是搬來了,卻都傻站著,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工作,這可把楚江河給難住了。
這五十來好人,一天下來也要三十三塊錢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顯然,這必須楚江河手把手去教,沒辦法之下,楚江河只好自己帶著大家幹了。
這第一件事,不是支立模板合澆築混凝土,而是平整場地。
雖然這條土路絕大部分地方,都有4.5米寬,可還有一些地方,寬度不夠,還有就是坡太陡和太矮的地方,這些地方,高的地方要除去,矮的地方便要回填。
雖然說楚江河像多賺錢,可畢竟是村裡的活,質量上還是要一些保障。
吩咐下去之後,楚江河專門安排幾個比較有聲望的人做帶工,說白了,就是按照楚江河的吩咐,將原先的土路整好平,到時候澆築混凝土的時候,不會高高低低,表面上至少要過的去。
楚江河這邊一吩咐,村民們便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還別說,每一個人幹勁都很足,加上楚江河和帶工時不時的提醒要怎麼幹這活,不到半個小時,絕大部分都知道要怎麼做了,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很快,一上午就過去了,由於楚江河定的規定是,早飯楚江河不包,午飯和晚飯是楚江河包的,回楚家村,中午十一點的時候,還會準備茶水,讓大家休息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然後接著幹。
在南方,幹這種體力活的,都有午飯前兩個小時,先吃點果子之類的,墊墊肚子,畢竟上午比下午長,幹體力活容易餓。
今天中午的茶水是陽春麵,做飯的是馬梅花和楚江河的嫂子,還有另外三個請來的村裡婦女,都是楚江河的親人,一起幫忙,畢竟五十來號人的吃飯問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好了好了,先吃茶了!”看著老媽和三位嬸嬸已經把吃茶的東西端出來了,楚江河吆喝一聲道。
今天一上午,楚江河就沒離開工地,一直帶著眾人幹活,還好這活都是體力活,容易上手,大家學的也快,幹勁又足,一上午便整理了五百多米,按照這個速度,五公里路的整平工作,最多五天便能完成,然後便可以開始支立模板的支立模板,澆築混凝土的澆築混凝土了。
楚江河這麼一吆喝,眾人都放下手中的工具,走了過來。
“吃麵呢!”村民來到之後,看見四個臉盆裡面,裝的滿滿的都是麵條,麵湯極少,另外還有一桶茶水和一桶的麵湯,其他吃的東西都沒有了。
“好香。”有村民皺了皺鼻子道。
“每人領到碗之後,排隊去打面,不要擠。”楚江河道。
畢竟這裡有五十來號人,一旦亂了的話,就沒法控制了,還好大家都認識,也沒有亂了,先是去一位嬸嬸那領了碗筷然後排隊到馬梅花那裡去打面,另外一個嬸嬸承麵湯。
為了讓這些幹活的村民每人都有碗吃飯,楚江河專門買了這麼多碗和筷子,就連臉盆和鐵桶之類的東西,楚江河都買了一些,就是為了村裡這條水泥路施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