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昭進了青山書院,除了一月兩天的休沐,基本沒時間上山了。
蘇錦秀於是就將希望,寄託在了自己的“毛氈繡”上。
所幸在她跟哥哥的共同“努力”之下,家裡已經有了一頭羊。這頭母羊在蘇錦秀家也算是多“災”多“難”了,不僅日日都要被擠奶,擠出來的奶讓蘇錦秀“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羊製品,進了蘇錦秀一家人的肚子。還要日行一次,被蘇錦秀各種“殘忍”的薅羊毛。
薅下來的羊毛,攢了十多天,差不多有個兩三斤。
出了月子後,蘇錦秀當著莊馨蘭的面,將所有薅下來的羊毛分成十幾份,泡進了十幾個裝有雜七雜八不同種類植物根莖,與葉片調和而成溶液的竹筒裡。
至於這些植物根莖與葉片,自然是蘇錦秀在家附近找來的。
兩天後,蘇錦秀當著莊馨蘭的面,從竹筒裡掏出了一團團色彩鮮豔的溼漉漉羊毛。過程裡偷樑換柱的細節,就此掠過不提。成功實現了商城“毛氈繡”的原材料,與家裡母羊身上那些粗糙羊毛的對換。
緊接著又讓哥哥在青山鎮的鐵匠鋪,幫她“訂購”回來一整套的戳針。
然後就是不停的戳戳戳了,一個個精緻可愛、造型別致的“毛氈繡”作品,從蘇錦秀手裡誕生。莊馨蘭從最初的呆若木雞,到後來的習以為常,不過才花了短短三天。
實在是蘇錦秀的效率太高了,莊馨蘭一個晃眼的功夫。
桌面上的“毛氈繡”作品,就由三五個變成了十多個。而且各個巧奪天工、渾然天成。再加上蘇錦秀顧忌著莊馨蘭的承受能力,“戳”出來的小玩意兒,多數都是農家常見的雞鴨鵝、或是小貓小狗的造型。
只是在此基礎上,做了些小小的萌化設計。
莊馨蘭看的多了,自然習以為常。
頂多就是看到造型新鮮的“毛氈繡”時,會忍不住捉起來放在掌心稀罕一會兒。蘇錦秀看得出莊馨蘭對她的“毛氈繡”作品,跟她一樣歡喜的毫無招架之力。
特意挑選了幾隻莊馨蘭盯看時間最長的,送給了她。
莊馨蘭喜不自勝!
人生第一次,在明知蘇錦秀繡這些東西,是要拿出去賣銀子的情況下。選擇了不要銀子,留下這些“不當吃、不當用”的小玩意兒,一有時間就興奮的把玩不休。
蘇錦秀看著莊馨蘭難得喜形於色的模樣,內心滿滿的欣慰。
對於“毛氈繡”製品的“錢”途,一時間也多了幾分信心。
事實上,不僅莊馨蘭喜歡她的“毛氈繡”。如今日日不用上山,在家裡閒的發黴的蘇友德,對這些個活靈活現的小東西,也是愛不釋手。只是蘇錦秀竹紋納戒空間之內已經戳好的那些“毛氈繡”,多數是適合女性使用者把玩的。
像蘇友德這樣的糙漢子,若是手裡捉了一隻粉嫩的拇指大小貓咪,或是萌化版可愛小雞仔,露出一臉的痴漢樣……咳,這畫面太美,蘇錦秀不敢看!
於是蘇錦秀特意多花了點時間,給蘇友德戳了一整套三隻形態各異的萌化田園犬。
喜歡錦繡昭華:農女的直播間請大家收藏:()錦繡昭華:農女的直播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