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按部就班,沈銳選擇一處好位置,然後讓小英降落,放出自己的騎兵。
“你遇到了超大規模的異怪群,300對4235只。”
沈銳一點沒有擔心,這些沒有正常組織的異怪,1打10都不在話下。
他展開戰場空間,經過之前的測試,他現在精神力修為4階,體術修為3階,一次最大能夠支撐戰場空間4個小時。
這樣長的時間,20分鐘一輪,就能打12場,一場消滅幾百,4000多隻還不夠兩天時間打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接下來的兩天中,他頻繁展開戰場空間,每次進入空間的騎兵,從一開始的50對500,到後來的100對400多,直到最後300對200多。
一旦發現隊員疲勞過度,精神不濟,昏迷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他就會選擇離開,使用最經典的“一擊脫離”戰術,遠離異怪群,進行休息補充,恢復隊員的體力和生命
最後,他將這4000多隻的大隊遷徙異怪群,從一階到六階都有的異怪們,全部殺戮乾淨。
刷完這四千多隻異怪,他遊戲聲望又增加了500多,這相當於又多出20個名額。
而他發現戰場聲望的獲取,和遊戲中不同,與敵人規模有關,如果敵人數目過少,不管自己這一方投入兵力如何,都不可能獲得,指望透過1打10來大量刷高聲望,在現實中不存在。
不過這已經讓他十分滿意,這只是兩天功夫,就有500的聲望,雖然尋找到這樣大規模的異怪並不太容易,但勝在源源不斷,不用擔心後續沒有。
只要這樣刷下去,要比遊戲中聲望積累的速度更快。
他更加興奮,其他人也一樣興奮,碰到這樣大的異怪群,300多騎兵,兩天多時間殺光,而且自身無一人一馬傷亡!
這不叫無敵,還有什麼能叫無敵?
要知道以往這樣大規模的異怪群,必須先派小分隊去分兵誘導,然後集中大量火力,先進行集體削弱,然後分散吃下,就是這樣,還是隻能打殺一部分,畢竟異怪有智慧,會逃跑,一看打不過,立刻分散突圍。
為了降低傷亡,窮寇勿追,往往只能打擊潰戰,而很少有圍殲戰。
就算如此,損失比也是在1:10左右,也就是說殺10只異怪,自己至少要死1個修煉者。
要知道人類修煉者的成熟時間是18年,而對手只有1到3年左右,這如何能交換得起?
所以出擊往往是很謹慎的,沒有足夠把握,或者被逼迫到一定份上,其它人是不會冒險出擊的。
像這樣透過戰場空間,將它們殺戮一空,在以往基本是看不到的。
這也是異怪越殺越多的根源,跑出去一對,下次就能來一打,而真正控制它們繁衍速度的,還是大自然。
是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暗淡的太陽,帶來了植物的生長減緩,氣候變冷,這讓異怪們無法真正形成恐怖的浪潮。就像繁衍過多的旅鼠,只能選擇跳海自殺一樣。
有智慧的異怪們,也在用各種手段削減同類,防止將環境徹底糟蹋乾淨,畢竟它們還沒有學會吃土生活。
其實人類要感謝這個變暗的太陽,它讓野外植物無法繁茂,不能支撐起太高密度的生物圈。而人類可以藉助科技,可以藉助溫室和肥料,藉助電能來彌補太陽能的不足,維持一定的糧食產量。
前世正常環境下,澳洲野兔子就有上百億隻,如果按照百分之一的異化比率,就是一億隻異兔。
一百億隻沒有思維的兔子不可怕,但一億隻有智慧的異怪,那就恐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