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銳回到靜室,來到書房,將剛剛借到手的書一本本鋪開。
和之前一樣,他先用了一個小時,將15本書快速掃描進“遊戲概念”中。
然後這才開啟遊戲介面,開始一本本地閱讀。
這樣做除去能夠讓沈銳多一個“過目不忘”的超級天賦之外,還能在“遊戲概念”中形成“知識樹體系”。
一本書的內容,如果和另外一本書相關,兩者有交集的話,那麼兩本書的內容就會被有機結合起來。
舉個例子,沈銳最早看到的“遊戲概念”……《概念:修煉》,和最初的幾段話相比,現在已經是繁雜的一個大體系,包羅永珍還說不上,至少綜合了許多方面的內容。
不過沈銳早就知道,這些只是“記錄”,有可能會出現錯誤,需要他隨時進行訂正。
不同書本之間的說法有可能衝突,也有可能不符合當前情況。
這都需要他在實踐中解決。
好在沈銳63點的智力,保證他有足夠的智商來解決這些問題。
掃描進遊戲概念之後,沈銳就開始閱讀新增的內容,順便還能複習以往的內容。
如此反覆鞏固,直到將這些知識都真正化成自己的智慧,可以靈活運用到修煉和生活中的技能,而不僅僅是一些死記硬背的知識。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中午12點。
他從知識海洋中醒來,然後去吃了午飯。
一上午的收穫極大,他已經學到了許多關於精神力方面的技巧和知識,若不是胡老師反覆強調,不能提前嘗試學習,他早就開始嘗試訓練這些精神力技巧。
比如在《特異粒子真得能被人類控制嗎?》這本書中,編者提出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既然特異粒子是有簡單意識的,可不可以讓它們組成科幻小說中的“人列計算機”?
融合進身體的特異粒子,可以擁有不同的形狀,甚至是不同的顏色,這就構成了基礎。
與門,非門,或門,這些電路基礎知識,沈銳都知道。
這個思想實驗的結果,在書中提到,最後是能夠成功的。
但是編者特別提醒,只有三階控法者才可以去做這個思想實驗,剛剛入門的一階和二階控法者絕對不要輕易嘗試。
儘管它的效果極為突出,等於給控法者本人隨身攜帶了一個計算器,還是意念操控的那種!
沈銳看到這個思想實驗,就明白了為什麼控法者的地位越來越高,因為他們正在朝著超級智慧進化。
單一的特異粒子意識簡單,但將它們集合起來之後,卻是強大無比。
除去這個思想實驗,沈銳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些書中揭示出的一個定律。
“特異粒子本身不會被消滅,它只會從低能量狀態,轉移到高能量狀態,或者從高能量狀態轉移到低能量狀態;而能給它提供能量的,目前只有生命體才能做到。”
這個定律又被稱為:“粒子不滅定律”,是構建控法者這個職業體系的基石之一。
如果只是表面理解這個定律,像學習文化知識一樣死記硬背,用來做題,卻不能用身體和思想,真正感應到粒子的能量狀態變化,那就無法走進控法者的大門。
這對沈銳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考驗,畢竟他一直以來,雖然明確感應到特異粒子,甚至感應到它們的形狀變化,但還沒有深入到能量這一層級上。
哪些粒子處於高能量狀態,哪些粒子又是處於低能量狀態,他現在還無法區分,雖然書中提到一些技巧,他卻不敢貿然使用。
看來只有等待正式上課的時候,等胡老師示範之後,再進行學習。
雖然這樣循規蹈矩會貽誤一些時間,卻可以規避無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