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大漢停住了自己的短刀,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此時牛大也走近了內院,待得鄭智長槍耍完,連忙上前接過長槍放回到武器架子上。
鄭智見得一旁看得起勁的兒子,開口笑道:“凱兒,為父要打拳,你要不要學一下?”
大漢聞言大喜,連忙把自己的短刀放在了地上,奔到鄭智面前,開口說道:“父親打拳,要學要學。”
八極拳練起來其實並不好看,卻是呼呼作響,鄭智邊打,還邊來指點自己的兒子,擺正姿勢。
牛大也跟著鄭智打拳,牛大學拳,已有幾年,倒是打得極為的標準。
不得一會,金翠蓮出得門來,脆生生說道:“官人,米粥好了,面餅也熟了,快來吃啊。”
鄭智收了手腳,與牛大示意一下,便往廳內而去。
如今滄州的糧食多來自江南,鄭智早上喝米粥倒是簡單了許多,吸起米粥,也是呼呼作響。
本來還在用小湯匙舀米粥的鄭凱見得自己父親模樣,也把湯匙放在了一旁,學著鄭智直接湊到碗中吸得呼呼作響。
牛大更是不在意,囫圇吞棗間,幾口便把一大碗米粥喝到了腹中。
此時李師師挺著大肚子走了出來,見得鄭凱喝粥的模樣,連忙上前來道:“小乖官,可不得這麼吃粥,叫人笑話了去,快拿湯匙舀著吃,不得發出聲響。”
顯然李師師平時也是這麼教育鄭凱的,也是吃飯的禮節,在這個讀書人的時代,這種禮節自然更加講究。稍微有點地位的人家,必然要如此。
鄭凱聞言,抬起頭看了看鄭智,開口說道:“父親就是這般吃粥的,二孃,我學父親的。”
鄭智聞言,也抬起了頭,對著李師師咧嘴一笑,開口道:“師師教得好,多教他,不需管我。”
顯然鄭智倒是覺得李師師教得有些道理,吃飯不出聲,在鄭智看來也是好習慣,鄭智的長輩也這麼教,只是鄭智沒有學到多少。
李師師聞言沒好氣道:“官人,你也當多注意一些。”
鄭智也不答話,低頭又去喝粥,只是這喝粥的聲音果然小了許多。
李師師又對鄭凱說道:“小乖官,不可學你父親,聽二孃的就是,吃飯時候不得發出這麼大的聲音。”
鄭凱一臉疑惑看向鄭智,見得鄭智果然不再與剛才一樣吃得呼呼啦啦,點了點頭道:“二孃,我知道了。”
卻是鄭智忽然又說一句:“嗯,凱兒在家吃飯的時候要多注意,以後到了軍中倒是可以隨意一些。”
便是這一句話語,李師師已然面色一沉,不遠處的金翠蓮也是皺了皺眉頭,剛剛走進來的徐氏顯然也聽到了這句話,心中更是難受,這一句是鄭智第二次說讓鄭凱以後入軍伍的話語了。
徐氏走到頭前,開口說道:“官人,凱兒將來真的要入軍中去嗎?近來伯紀已經開始教凱兒讀書了,凱兒學得極好,伯紀也多誇贊,說凱兒極為聰慧,讀書認真,將來必然能中進士。”
鄭智抬頭看得眾人表情,心中極為堅定,卻是理念有差,不知該如何向眾人解釋,猶豫片刻只道:“開春讓凱兒隨我北上吧。”
眾人聞言更是大驚失色,鄭智開春北上所謂何事,眾人皆知。上陣作戰,帶著五歲的孩子,在眾人看來實在有些不可理喻。
便是遠遠坐在一旁,還並不合群的扈三娘也是一臉驚訝之色。
“官人,凱兒還小,如何能去見那些殺人的事情,把凱兒嚇壞了可怎麼辦啊。”徐氏心中大急,眼中似有淚水。在鄭智面前,徐氏從來不會正面反駁,話語還是勸解。
鄭智也不忍心抬頭看眾人表情,而是埋頭又去喝粥,口中只說一句:“見慣了就好了,五歲正是成性子的時候,每日在家中與你們在一起,只怕將來少了勇武。明年隨我北上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