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官雖然不敢接梁世傑談論蔡京的話語,卻是也變相去順著梁世傑的話語說。
梁世傑點頭說道:“當真是闊綽得緊,這麼有錢,還到本府這裡乞討軍餉,哼哼,聽聞城中幾處德月樓生意極好,日進鬥金。明日你帶人去都給我封了,把鄭智的産業全部趕出大名府去。”
推官連忙答:“中書放心,明日定當辦妥。”
鄭智出了府衙,打馬出城,臨近城門之時,忽然開口說道:“學究,叫燕青帶幾十漢子便裝入城,今夜就在城中。”
吳用不明所以,只答是。
待得鄭智出城之後,入了城外破舊不堪的軍營,進了大帳,找來紙筆就寫,寫了一段話語之後,待得墨幹,揉作一團,然後融臘包裹。叫來令兵吩咐道:“把這密信送與燕青,叫他一定按照信中吩咐的辦,密信之中的內容一定不能給第二個人知曉。一旦洩露,知者皆斬!”
令兵聽得鄭智帶有戾氣的話語,面色一正,連忙說道:“相公放心,一定親手交到燕將軍手中,囑咐之語也會一字不差帶到。”
鄭智點點頭,揮手示意令兵出去,站起身來開口大喊:“擊鼓聚兵!”
片刻之後營中鼓聲大作,在營中的軍將全部往不遠處的空地集結而去。
鄭智到得破舊的將臺之上,將臺並非木頭搭建,而是一個土堆。
待得軍將聚集,史進邁步往前,開口說道:“左都應道五百三十……”
“好了,不需點數……”史進話語還未說完,鄭智已然開口打斷。此時鄭智的眼神也不在自己麾下人馬之中,而是看著不遠大名府那些姍姍來遲的老弱。
鄭智擊鼓,也不是為了點校自己麾下人馬,更不是點校王稟麾下人馬,王稟此時人都還在城中。鄭智擊鼓,就是要聚集大名府剩餘的這些老弱。
拖拖拉拉來了三四百號人,一個個穿得鼓鼓囊囊,有帶幾杆破槍的,也與隻身就來的。
“把大名府的兵好好點校一番,沒到的叫人去尋來,今日一定要把人都聚齊起來。未聚齊之前,大名府計程車卒一個也不準離開。”鄭智吩咐道。
史進聞言,已然往那些老弱病殘走去,尋得主官,要來名冊,開始查人查數。
鄭智已然轉頭回了大帳,心中還在不斷思量。
此時李二李興業從城中姍姍來遲,飛奔入軍營來拜見。李二大多數時間都在大名府,只因為大名府是鄭智産業的聚集地,也是鄭智買賣進出的地方,李二多在此坐鎮,其他州府也多去,滄州也經常回。從大名府到滄州或者其他州府,快馬幾日即可,倒是也不是很費事。
鄭智入大名府,李二卻是並不知曉,直到有人說見得城中出現了許多騎士,李二才猜測是鄭智從東京回程路過。打聽一番,果真是鄭智來了。
李二此時已然不是原來那個少年青澀模樣,面色上成熟許多,一身精美綢緞,氣色也是不差,當真也是一個富家員外的模樣了。
李二大拜下去,口中恭敬說道:“拜見官人,官人途經大名府,小的來遲了,恕罪。”
鄭智腦中還在思索事情,開口道:“起來吧,有個差事與你。”
“請官人吩咐!”李二此時爬了起來,恭敬站在面前。如今的李二見多識廣了,也能讀書認字,對於尊卑更顯得著重幾分,心中對於鄭智的感恩也顯在了恭敬的態度之上。
這一點與牛大倒是不一樣,牛大平常在鄭智多是大大咧咧,不如李二前倨後恭,但是牛大一心也只為鄭智考慮,心思比李二反倒單純許多,所以禮節上也不比李二這般恭恭敬敬。興許是殺人漢的心思與商人的心思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可能尋到一個大名府口音的漢子?能殺人,還要信得過。”鄭智問道。
李二聽得殺人二字,也知事情重大,忙道:“小的身邊有一人,本是盧員外的心腹,多在江湖走動,如今一直跟在小的身邊護衛著,信得過。”
“去把他帶來,今夜聽某吩咐。”鄭智說道,話語戾氣已出。
李二也不多言,躬身一下,飛奔出大帳,不得片刻一個健壯漢子。
鄭智打量一番,開口詢問幾句之後,又輕聲交代幾番。
這漢子倒是不顯得多少為難,納頭就拜。
反倒是李二聽得膽戰心驚,面色煞白,還在努力平複著自己緊張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