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於皇家的趙纓絡,當真少了一份對人對事的修煉,可能也是年輕,話語稜角盡出。心下想得也是直白,便是以為鄭智不願意給趙佶作詞。
趙佶聽言哈哈一笑,說道:“無妨,好壞本是他人評,且作出一曲再說。”
鄭智聽言,口中答道:“陛下,臣有一曲,卻是不符合題意,不知陛下願不願聽。”
趙佶聽言,輕輕一抬手,示意鄭智直說。
鄭智也不多等,開口說道:“臣偶得一詞,乃麾下軍漢之妻所作,請陛下品鑒:
此恨何時已
滴空階、寒更雨歇
葬花天氣
三載悠悠魂夢杳
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
不及夜臺塵土隔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
好知他、年來苦樂
與誰相倚
我自中宵成轉側
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已
還怕兩人俱薄命
再緣慳、剩月零風裡
清淚盡,紙灰起”
一曲《金縷曲》,道盡了對亡故之人的思念。本是納蘭性德悼念亡妻所作,卻是柔情悱惻,更似女子手筆,情深意切,相思之苦,淚盡死灰。
豈不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鄭智用這一曲來表達妻子對於馬革裹屍的丈夫心中思念,實在恰到好處。
趙纓絡已然聽得潸然淚下,一股愁情,陰陽相思。如此感情最動少女心思。
趙佶聽完,一口長嘆,問道:“當真是你麾下軍漢之妻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