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使隨著小廝直進書房,拜道:“稟報童樞密,南方送來緊急軍情,但是入夜城門不得開,只由末將轉呈當面。”
鄭智上前接過這指揮使雙手托起的書信,轉身放於童貫案前。
童貫急忙去了火漆,開啟書信,看得許久。臉色越發深沉,卻是這深沉之後,童貫反而又有了笑臉。
待到看完,童貫把書信往桌面一放,開口道:“半夜有勞,你且先回去吧。”
這指揮使躬身退出書房。鄭智一臉疑惑往童貫看去。
待得送信之人走遠,童貫忽然笑道:“哈哈……天助我也,所謀之事,已然成功大半。”
鄭智自然沒懂,開口問道:“恩相,這南方有何軍情?”
“南方又起大賊,一月之內,連佔睦州、歙州杭州淳安,安徽黃山)兩個州府,賊勢之大,已然超過宋江,直接佔領州府要地。當真是瞌睡時候來的枕頭啊,便是這一紙軍情,比你今夜的書信更有效果。天助我也。”童貫笑著說道。
幾萬梁山大賊剛滅,南方又起勢力更大之賊,這些事情可不就是替童貫去攻那皇帝趙佶之心。
倒是童貫,此時顯得自私了些。賊人作亂,首先想的不是民不聊生,卻是先想此事有利於自己。
鄭智聽得童貫話語,腦中立馬就浮現一個名字:方臘!
“恩相,如此便是又要動刀兵了。”鄭智自然先想到又要打仗了,滅了宋江,再平了方臘,也算這水滸走了個有始有終。想到這裡,鄭智不免又想起兩人,王慶田虎,這兩人似乎還未出現。
鄭智努力回想一些事情,似乎事件前後時間有差。
“不急不急,且讓江南東路與兩浙路先剿之。”童貫謀劃,一切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在童貫心中,此時政治利益比軍事利益更加重要。
鄭智哪裡不知道放任方臘的後果,短時間內江南兩浙,六州五十二縣將會全部淪陷,杭州這等重鎮,也會落入方臘手中。
鄭智看著童貫,心中當真也沒有一個定計,只開口問道:“恩相,放任賊人,萬一賊人坐大,江南一片戰火,江山社稷之禍也。”
鄭智把心中知道的那個結果說給童貫去聽。顯然內心之中,還是想要童貫早點出手的,只因為鄭智即將面對契丹女真,要錢要糧的時候,江南兩浙有失,也間接是給自己拖後腿,將士多了,鄭智如今的財政問題自然多要倚仗這個大宋朝廷。
童貫擺了擺手,只道:“無妨,朝中之事,一兩月內便會定妥,那時候再說其他也不遲。”
卻是童貫不知,江南武備,幾乎形同虛設一般,再給方臘兩個月,方臘必然已經兵臨杭州城下,等到朝廷再調派大兵去剿,來去又是幾月,方臘的地盤已然就擴大到了極致。
鄭智聽得童貫之言,又道:“恩相,此事宜早不宜遲,河朔武備廢弛如此,可想江南武備到得何等地步,江南之賊勢力不小,若是無精兵去剿,必然星火燎原。如今又是攻遼之時,後院起火,糧餉皆受影響,還望恩相左右定奪一番。”
童貫聽言,眉頭大皺,心中也知鄭智說得有理,此時已然就是權衡之中。一方面童貫在殿前司這件事情上,是希望有方臘這麼一個大患的。一方面往鄭智剛剛說的方向去想,這大賊當真不能養過了頭。
童貫一時半刻,卻是也拿不定主意,兩相權衡,不過都是為了攻遼之事,便是隻得左右猶豫。
許久之後,童貫才說得一句:“鄭智,你且先回,明日同上大殿。這些事情明日見了官家再說吧。”
鄭智已然聽懂,童貫大概是想先看看皇帝趙佶的反應再作對策。拱手之後,退出了這書房。
時候不早,鄭智帶著眾人又往礬樓去接李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