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這話語,自然是為了跟隨自己來的幾百個匠人考慮,若是都能留下來幹活,自然是最好不過,賺錢養家的機會,哪裡都是缺少的。
“某要造無數大船,此事之後,你去問問手下匠人,若是願意留在滄州,皆可留在此處接著造船,家小皆可遷到滄州一併安排妥當。”鄭智對於航海,自然十分著迷,戰艦巨炮的故事,鄭智也聽得太多太多,心中自然也是無比憧憬的。
馮慧大喜,拜道:“多謝相公恩義,造船是小的祖傳的手藝,小的二三十年來從小舢板到大海船,沒有不會造的。”
馮慧有這個年代勞動人民特有的老實,老實到只要有活幹即可,也不管這鄭相公說的話是真是假,是不是真的要造無數的海船。卻也對自己的手藝有足夠的自信。
鄭智聽言也是笑了笑,點頭應答一番。心中也在想,自己要造的海船,還真與這馮慧會造的不一樣。不僅要讓船身狹長,也要用到組合船帆,更要有無數的炮位,這便是區別。這也是鄭智腦中對於船隻模樣的幾個基本記憶點。
船身的狹長,便是更為符合流線型的設計,尖尖的船頭便是其中一點。組合風帆,比之這個時代單桅杆風帆加上人力槳與水輪的動力組合,自然也是先進不少,炮位那便更不用多說,火炮才是海權的基礎。
這樣的海船,與鄭智眼前看到的海船,儼然就不是一個概念了。
鄭智從米氏部落到這造船之地,自然是來視察造船進度的,進度還是頗為滿意。從古至今,再到未來,中國的底層勞動人民,從來都是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可以說是世界最好的勞動人民。
鄭智視察一番情況之後,帶著眾人直接出發往鹽山縣而去,鹽山靠海,位於滄州東邊,今夜鄭智也是想趕到鹽山過夜,鹽山還有李綱這麼一個熟人。
鄭智剛帶人出發不久,剛入得大道,便碰到燕青帶著十幾騎尋了過來,在這大道之上策馬狂奔。
鄭智見得燕青,也知道必然是有事。燕青如今做的就是情報之類的差事,無事不可能到這裡來尋找鄭智。
“相公,有事稟報!”燕青這般出門來尋鄭智稟報要事,也不是第一回了,鄭智的性子燕青也有了些瞭解,所以開口都是直截了當,並不來那一套客套虛禮。
“小乙,何事?”鄭智皺著沒有去看馬步還未落穩的燕青,心中對於燕青也是越來越滿意,人皆有長處,這燕青最擅長的似乎就著這情報一類的工作。
“吳用帶人入了滄州!”燕青話語說完,卻是一臉的凝重。
“吳用終於是來了,人在哪裡?”鄭智聽言笑道,心中也知道這個吳用會來,吳用此來也就是為了把這朱仝弄到梁山上去,卻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鄭智心中隱約記得吳用來滄州找朱仝,應該是七月時分,正是城裡中元節賞燈的時候,此時不過五月左右。
吳用為何來早了,理由也是簡單,便是這梁山在獨龍崗一敗,急需要招兵買馬,招募強人。朱仝武藝不差,又與眾人都是老相識,做都頭的時候鄆城之內不知多少漢子受過朱仝恩惠,便是晁蓋吳用宋江等人,皆受過朱仝恩惠,其餘江湖漢子,那便是數不勝數,把朱仝招到梁山之上,必然也是一大助力。
美髯公朱仝,“公”本身就是極為尊敬的尊稱,美髯也是誇獎。江湖人稱朱仝一聲美髯公,也是代表眾人對於朱仝的尊敬。
燕青聽得鄭智問話,表情便更加凝重起來,拱手回道:“相公,此事我沒有做好,吳用此時在哪,卻是還未打探到,只知道他從濱州邊界山路入的滄州。”
鄭智聽得燕青話語,此時才知道燕青為何一直一臉的凝重,笑道:“無妨,你便去清池城的知府衙門裡,盯著朱仝就是,吳用為朱仝而來。只要吳用一現身,立馬來報,與武松說一句,讓他跟著你隨時待命。”
鄭智聽得吳用來了,自然是高興的,之前鄭智說朱仝可殺一人,吳用自然是殺不得,但是同來還有一人,便是李逵。
鄭智叫武松與燕青一起,便是知道這武松與李逵之間的過節,這事情由武松來做,自然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