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自然也就落在了鄭智身上。
去得校場俘虜營裡,鄭智招來翻譯,只說一句。
幾個翻譯打馬繞著俘虜營用黨項語大喊:“願為宋軍效力的,往東邊集合,有家眷的帶上家眷。”
鄭智想法也是簡單,選出一些強硬派的黨項人帶到東京去就是了。
果然人群慢慢分了開來,俘虜營東麵人數越來越多,卻是也有不少留在原地不動的。
等到兩邊分得差不多了,鄭智又吩咐把這不願為宋軍效力的趕到另外一方看押,人數也有七八千。過不得幾日便帶著去東京。
安排妥當之後,自然還要安排押送軍將。也是童貫要的臉面,鐵甲寒光,威勢赫赫,旌旗招展,陣容嚴整入東京。
以顯示童經略治軍有方,也誇贊官家治國有道。
回到家中,鄭智又去信少華山,召朱武來渭州。
實在是鄭智知道自己身邊缺乏能謀之士,把朱武帶在身邊,也能多一個能考慮事情的人。也是要帶朱武出門去見識一番,人沒有眼界,腦子再聰慧,考慮事情的角度也脫不了小家子氣。
有了見識,才能謀大事。朱武之前已經走了一趟商路,此番再帶他去見識一下大宋權利中心的門道。自然以後也能成就一番大氣,不枉了這神機軍師的名頭。
事情一件一件安排,鄭智更是忙得腳不沾地,這些事情也只能鄭智自己親力親為,帶著身邊眾人,也在慢慢學著鄭智的處事方式。
裴宣也就徹底變成了鄭智身邊的秘書,但凡需要記錄的,需要成文的,都在裴宣手下妥當。
過不得幾日,鄭智在家中告別一番,便出發去秦州了。
帶著千餘渭州鐵騎,三千慶州騎馬步卒,押送著七八千黨項俘虜,隨著童貫、老種、折可求慢慢往秦州而去。
童貫去秦州,也就是與老種交接一下秦鳳路經略事務,不然以童貫此時回京的急切,便直接奔京兆府了。熙河蘭湟的經略大權,童貫若是一走,倒是空缺了下來。
鄭智身邊,史進魯達、裴宣、孫勝超等都在,卻是這王進與林沖自然就留在渭州等候,東京之地,還有那高俅高太尉,二人顯然是不方便的。只等地盤來了,便是鄭智在渭州勢力的大搬遷。
到得秦州,也就是童貫童經略衙門所在地。
童貫帶著劉法忙忙碌碌,交接印鑒文書與一眾公文。
鄭智也在忙忙碌碌,聽了童貫吩咐,一箱一箱的金銀珠寶字畫,經鄭智的手不斷抬進府衙。
人人都知道童相公高升了,高升到了大宋權利頂端,大小官員早早就等待著童相公回來秦州。從知府到知縣,從提刑官到轉運使,便是縣丞縣尉也都送來大禮。
大禮是來了,卻是這童相公的面都見不到,童相公只忙著交接事務。趕緊啟程風光回京。
眾人沒有童相公自然氣餒,當知曉當面是“天下第一猛將”鄭智鄭將軍,又是多方巴結奉承。若是平常武將,眾人倒是不會如此,卻是都知道這鄭將軍正是童相公面前的紅人。
便是鄭智自己也才回過神來,如今自己已經被打上了童貫的標簽了。
鄭智心中也是笑想,自己以後便是童貫的人了?
想到此處,臉上不禁也笑了出來,變成一個太監的人,怎麼都覺得有點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