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天竺還是薩菲波斯,和大明在貿易商都沒有多少聯絡。兩家所在的這片海域也沒有什麼值得在意的地方,既不是東西方船隊的畢竟之處,也沒有什麼可供利用的資源海島存在……在現階段工業不發達的情況下,凌海的制霸其實並不是很重要。
所以,大明國從上到下,從來都沒有將天竺國的這片海域當一回事兒。
那思妥耶夫帶著人登上戰船,正好利用了這個機會。
他們毫不猶豫的繞過印度洋,從馬來群島之間穿插而過,直撲大明南海一帶。
而這個時候,沈玉蓮率領的船隊,則恰好與他們擦肩而過。
雙方隔著幾百裡的距離,一者穿過馬來群島,一者從馬來群島南部擦過,正好錯開。
隨後,十五萬大軍直撲南海。而五萬大明海軍,則衝向西歐!
每一方都在爭分奪秒!
每一方都在拼盡全力!
與此同時,中東的奧斯曼帝國,終於也是迎來了杜倫尼大軍的猛攻。
在杜倫尼大軍的進攻之下,在中東奧斯曼帝國刻意退縮防守之下,杜倫尼率領的雜牌歐陸聯軍,終於是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向這個千年古城展開了進攻!
一排排的火炮一字排開,縱橫數里之遙,全都對準了遠處的君士坦丁堡。
而君士坦丁堡的城頭上,一個個巨大的木製衝車,如同一個個弧形盾牌一樣,頂在城牆之上。
這些曾經被吉桑用來對付大明坦克的東西,這時候成了他們阻攔敵人炮火的利器!
沉重的厚度驚人的衝車殼子,能夠輕而易舉的彈開那些實心炮彈的轟擊。
就算是那些有火藥填充的炮彈,也無法在一輪轟擊之中對這些衝車造成損傷!
這當然不是火炮填充的炮彈威力不夠,而是因為杜倫尼軍隊裡,這樣的火炮並不多!
火藥的製造不是那麼容易的。炮彈的研究在西歐這邊也是剛剛展開沒多久。本該是資源大國,戰場主力的高盧國,因為高盧巨炮的存在,將大量的火藥產量都投入到了巨炮炮彈之中,導致大量的火炮無法做到更替,整個高盧國,還是以實心炮彈為主。
而沒有了高盧國這個最強戰力的支援,其餘國家就算有火藥提供,對於這樣龐大的一支軍隊來說,也是杯水車薪的。
更何況,還有大批次的火藥和武器,都被分配到了另外兩支主力部隊上去。
杜倫尼所率領的軍隊裡,武器裝備檔次甚至比其他兩支遠征軍要落後一兩個級別!
約翰率領的遠征軍,分走了大量的先進仿製步槍;而海上的海軍聯盟,分走了大量的火藥彈火炮。剩下的一些雜牌武器,才是杜倫尼這支軍隊的。
所以,別看杜倫尼的軍隊數量最多,它所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甚至比不上約翰率領的那支軍隊。
當然,杜倫尼這支部隊本來的作用,也不是為了和奧斯曼帝國分出勝負,他只是為了牽制這裡的大明部隊,不讓那些大明軍隊有機會返回大明本土作戰罷了。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