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天竺國偷雞不成,就想要哭慘賣乖。咱們要是隨了他的願,那才真是冤大頭了。”莊子固第一個表態。
史恆也笑了笑:“不過,咱們要是不做點什麼,似乎也沒辦法給其他國家交代啊。畢竟都是屬國之間的爭執,這當家長的,得出面調停啊。萬一打的不可開交了,咱們的威信受損啊。”
“要我說,咱們也學天竺國的,發兩封國書,一封快一封慢。先允許他和暹羅開戰,再回復他一定幫忙調停。這後一封就慢它十天半個月的,等什麼時候覺得差不多了,再送到新德里去。”董海寶嘿嘿一笑,用了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天竺國不是喜歡送慢信嗎,巧了,我大明也有這個傳統。先回信安撫,再回信調停,等暹羅軍隊差不多打到新德里的時候,再讓那封信“快馬加鞭”的送過去,既給了天竺國面子,又讓暹羅得了裡子,大家皆大歡喜。
大家都被董海寶這惡毒的計策給驚到了,紛紛看著這胖子調笑道:“好你個董胖子,這天竺國的筍都讓你奪完了啊。不過我覺得挺好,殺雞儆猴,也好給其他國家一個榜樣。”
“其實要我說,我是支援暹羅的。暹羅每年給我們進貢,那可是一年都沒斷過。反觀天竺國,嘿嘿,名義上是成為我們屬國了,可這些年派人來過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執不下,最後還是秦牧拍板道:“好了,我覺得董海寶的主意就不錯。咱們也一快一慢,讓天竺嚐嚐自作聰明的滋味兒。”
“行。我這就讓咱們外交部那邊擬回信。”史恆立刻點頭,乾脆的說。
於是,兩封針對不同國書的回信,也在史恆的安排下,以截然不同的兩種方式,送往天竺國。
第一封書信是對天竺國請戰暹羅國書信的回信,透過直打雲南的火車一路送過去之後,又快馬加鞭送去的新德里。
第二封慢信,則是派人從京城出發,以步行的方式去往天竺的。並且,董海寶等人還特意告之負責送信的戰士,這封信越晚送到越好。
送信的戰士也是個聰明的,立刻申請了一筆送信資金,兜裡踹著幾萬塊錢,跟旅遊一樣的從京城一路逛蕩到了雲南,然後再慢悠悠的過邊境,去往天竺。
兩封信的時間,差了將近半年之久。
天竺國王等啊等,等啊等,實在是等不及了,只能在國內那些高種姓階層的逼迫要求下,再次發兵暹羅國,試圖解救出那些俘虜來。
甚至,他們這一次都不奢望能夠把人全部要回來了,只要那身份高貴的高種姓士兵。
暹羅國的回覆很簡潔:道歉,賠償,繳納贖金。
讓堂堂西亞第一大國給一個彈丸小國道歉賠償?想都不要想!
天竺國王勃然大怒,終於再也忍不了了。
既然大明靠不住,那他就去找別人!
和天竺國毗鄰的是薩菲波斯。兩家世仇,天竺國王不願意求援,於是便派遣使臣,前往奧斯曼帝國搬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