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在哪個國家,戰亂年代,受傷的、吃苦的,總是底層的老百姓。
路易十四在位的時候,為了製造高盧巨炮,窮兵黷武,將整個國家的財政全都拿去填充那個巨大的吞金獸。
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打造出三架巨炮。
固然,透過高盧巨炮,他成功的摧毀了作為眼中釘的馬賽城,殺了大明一萬多將士,狠狠的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隨後更是將北洋海軍的艦長鄭森連人帶船都炸成了粉碎,一雪前恥揚眉吐氣。
但實際上,這幾次大戰,都沒有讓高盧國因此獲得什麼利益。
在這上面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只賺了面子,卻沒有賺到裡子。
殘破不堪的馬賽城廢墟,如今還在艱難的復建之中。
但那個地方,卻已經成了一片死地,根本沒人願意前往居住。
高盧巨炮每一發炮彈所消耗的資源,卻又是實打實的不見了。
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高盧巨炮對於整個高盧國來說,根本就只是一個負擔。外人看起來厲害好看,箇中的辛苦卻只有自己人才知道。
路易十四想要繼續維持高盧巨炮的運轉,就只能不斷的加大稅收,從農民手中徵收更多的賦稅上來,以支援軍隊的開支。
簡直就是一個吞金獸!
這樣的索取,一次又一次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民間怨聲載道,酒館中眾人的沉默,就是一個縮影。
惠更斯看了看萊布尼茨,悄悄的問道:“高盧巨炮真的那麼勞民傷財嗎?”
萊布尼茨點了點頭,默默的在紙上寫道:“那東西實在是太燒錢了。哪怕如今不開炮,光是平日的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確保巨炮不生鏽,要不斷的維護檢查。如果想要它移動起來的話,還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再加上連續幾次海軍覆滅,陣亡了不少計程車兵,大筆的撫卹金以及青壯勞力的缺失,都需要大量的金錢。”
如今,這個歐洲最龐大的國家,已經顯得臃腫,且虛弱不堪。
它空有強大的外表,實際上已經是敗絮其中,整個國家的國運,如同風中殘燭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傾倒。
但有趣的是,現如今整個歐洲的其他國家,也和高盧國是差不多的情況。
和大明的幾次戰鬥,西歐諸國一個比一個悽慘。神聖羅馬帝國分崩離析,紅夷國海軍近乎團滅,弗朗基國外面的殖民地早都沒了。奧斯曼帝國也丟失了大量的土地,甚至民間對於蘇丹蘇萊曼的信仰都有些動搖。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