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0章等不及的皇帝
“對!老先生國士無雙!國禮葬之!”
“國士無雙!國禮葬之!”
這個夜晚,整個京城都回蕩著這樣的話語。以至於,就算皇宮裡的朱常淓想要假裝聽不到,也不行。
朱常淓的寢宮裡,已至中年的朱家後裔,皇帝朱常淓,神情陰鬱的坐在榻上,望著跪在面前的一位老太監。
“內閣那邊還沒有動靜嗎?”他沉聲問道。
老太監身子微微一顫,抬起頭來:“回皇上,內閣那邊的幾位大人,這些天照常點卯上班,不曾來過咱宮裡。”
雖然內閣也在皇宮,莊子固等人都在宮裡上班進出,但大家就像兩條相交的平行線一樣,從來都不接觸。
朱常淓只在內宮的那一片晃悠,從來不出宮牆,而莊子固他們也不會主動去找對方,大家都秉持著眼不見為淨,耳不聽則無的原則。
除非有什麼大事,否則雙方都不會主動接近對方。
而這些年,還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大明早就強大的不可一世了,當初滿清南下的情景再也不可能出現。如今的大明只有欺負別人的份兒,沒有別人欺負大明的份兒。
所以,朱常淓不用擔心自己會在哪天起來之後,聽說闖王打進來了。只要安安心心的在宮裡待著就行了。
同樣的,大明國內各種勢力早就在當初就被秦牧犁了一遍,見識過大明國防軍的強大之後,自然也沒有哪個蠢貨敢跳出來造反或者勤王的。
每每有大明戰勝哪個國家的訊息傳回來,都讓那些心思不正的勢力偃旗息鼓一次。
時間久了,什麼勤王什麼拯救朱常淓的念頭,都沒有了。
而地方上的安寧,就是對老百姓最大的保護。再加上賦稅降低等措施,地方上也沒有什麼民不聊生的情況發生。
所以內閣這邊,也沒有什麼需要去請朱常淓主持公道的事情。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上三五十年,朱常淓老了的時候,民間也基本上就沒有再擁護他老朱家的聲音了。畢竟那時候,老一輩的保皇黨差不多都死絕了,新生代的人根本就和朱家天下沒什麼關係,既沒有享受過朱家的蔭萌,也沒有從朱家那裡得到什麼好處,衣食住行反而全都是秦牧這些人的影子,到時候誰還會幫他復辟?
這就是秦牧採取的淡化影響的計劃。以時間換空間,以時間換勝利,以時間換和平。
最大限度的減少流血,同時還能穩妥的將皇權稀釋掉,等到再過幾代之後,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出議會制度……三權分立之後,軍政法各自分開,真正做到取締封建皇權。
這些,朱常淓想了足足七年,才想明白。
以前,他沒有力量,年輕,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如今,他還是沒有力量,但年長了,沉穩了,腦子裡也有些想法了。
特別是,如今秦牧不在大明國內,他就少了最大的一塊心病。
他就可以活動活動了。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等到老虎回來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猴子猴孫,那老虎也就不用怕了。
內閣莊子固那些人,朱常淓一點也不怕。他自信只要沒有秦牧,大勢所趨之下,他擁有最正統的權力,到時候誰都攔他不住!
可問題是,他現在根本沒辦法給外界透露他的想法,也沒辦法從內閣那邊得到一星半點的權力。
好在,宋應星的死,給了他一個機會。
朱常淓很清楚宋應星的身份,更知道他對大明有什麼意義。
他將這個老人的死,看作是秦牧一派衰弱的徵兆,看作是他老朱家復辟的星星之火。
宋應星對大明有很大貢獻,是要厚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