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其實都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以及想辦法平息路易十四的怒火。
他必須整理出一份更加簡單且易於理解的報告出來,讓路易十四知道,他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事實上,萊布尼茨是歐洲這邊少有的通才,除了數學哲學之外,在其他學科方面也都有涉獵。
而此時二十歲的他,思維還算敏感。也是有一份機智的。
他很快就想到了,怎麼開脫自己的失職之罪。
想到這裡,萊布尼茨停下自己的複寫資料,轉而換了一封信紙,開始寫起了一封給路易十四的告狀信。
想要擺脫今天的失職之罪,就要想辦法把這個罪嫁禍給別人,而嫁禍的目標很容易尋找,就是負責緝拿先前那些逃跑的大明軍人的欽差大臣——葛朗臺。
在萊布尼茨的信裡,他向路易十四大罵葛朗臺的卑鄙,懷疑對方在死囚身份上做了假。
“臣認為,葛朗臺為了應付差事為了討好陛下,為了能夠讓臣前往北境,並沒有徹底抓住那些大明人,而是改頭換面的方式,用人冒名頂替了。”
雖然萊布尼茨沒有證據,但是自己的遭遇已經足以說明高盧國內還活動著大量的大明國防軍。
自己的失職,起碼有一多半都是葛朗臺這個傢伙造成的。
雖然萊布尼茨曾經只是一個學者,並不是一個擅長參與政治鬥爭的政客,但是一旦進入這個漩渦,人就會本能的學會怎樣在這個圈子裡生存,他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就這樣被迫走上了政客的道路。
在萊布尼茨看來,這反正是一件需要長時間扯皮的事情,不管葛朗臺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反正自己這邊發現大明國防軍的事情是一定要咬死的。
而且,他必須措辭嚴厲的告訴路易十四,一口咬死這些人就是當初的漏網之魚,拼命的往葛朗臺身上潑髒水。
這樣一來,至少他的罪責,有一大半是要算到葛朗臺的頭上的。
負責剿匪追敵人的欽差大臣,竟然沒有把事情辦成就謊報軍情,絕對是失職欺君的大罪。只要坐實了這個,那麼他就不會受到路易十四太重的處罰。
寫完這封信之後,萊布尼茨更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又給葛朗臺也迷迷的寫了一封信。
信中,他懇切的希望對方能夠幫自己一次。
不需要葛朗臺承認這個罪名,只需要和他繼續扯皮就行了。
只要這件事情無法短時間定性,那麼他就大機率能夠免除死罪。
信的最後,萊布尼茨略作猶豫之後,還是直白的說道,他願意從金錢方面補彌補葛朗臺聲譽上的損失和懲罰。
無師自通的萊布尼茨,就這樣誤打誤撞之下,道破了葛朗臺心中的想法。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