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支撐這些人一路而來的,就是想要死個明白。
包括所庇俄斯在內的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帶給他們無數傷亡,早在老遠就對他們實施了打擊的武器,究竟是什麼。
他們想知道,是什麼讓他們全軍覆沒的。
是什麼樣的武器,做到了這樣可怕的程度。
不是說敵人只有三千人嗎?為什麼三千人,就能做到這些。他們可是最英勇計程車兵啊。在面對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都不曾這樣軟弱無力過啊。
他們有勇氣,有信心,有膽量和敵人同歸於盡,可是,他們卻美譽足夠的力量,支撐著走到那一步。
連走到敵人的身邊都做不到,又何談與之拼命,又何談以命換命?
天上,熱氣球一路跟著這支軍隊,從開羅城城門,來到了趙寬三部隊的頭頂上方。
他們是作為標識,跟著敵人一路而來的。
這一次行軍,對於這些金塔國士兵來說,是一場折磨,是一場來自地獄的問候。
而對於他們這些從頭看到了尾的觀戰者來說,同樣是一場問心考驗。
他們看到了這一支軍隊的不屈意志,看到了這支軍隊的堅韌不拔,看到了這支軍隊,作為金塔國最頂尖戰力,所具備的素質。
但也同樣看到了他們的無奈和落寞。
“他們沒有輸在思想覺悟和能力上,他們輸在了國力上。”天上,一個戰士若有所悟的說道。
其他的人沉默著,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是啊。他們的武器……跟不上這個時代了。如果是十年前的我們,也許真他媽的對手。”說這話的,是一個曾經參與過十年前抗清戰鬥的老兵。
當時的大明軍隊,固然算不上戰力全無,但整個軍隊從上到下,確實是沒有多少人,有渴戰敢戰能戰之心的。
真和眼前這支部隊比起來,確實不如。
但那畢竟是十年前。
如今的大明軍隊,精氣神方面,比之只強不弱。
更關鍵的一點是,他們在秦牧的領導下,擁有了遠超於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力量和覺悟。
他們在為自己而戰!
下方的槍聲,忽然停止了。
趙寬三等人,看著那些倒在自己面前的金塔國士兵,臉上也不可抑止地湧出一絲絲敬意。
這樣的敵人,值得他們尊敬。
但也僅限於此了。
對敵人最大的尊重,就是讓他體體面面的死去。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