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查理二世,哪敢再對秦牧的話有半點不信,更不敢擅自違背和秦牧的約定。畢竟這些年在馬賽城裡的經歷,已經足夠深刻的讓查理二世知道大明究竟有多強大了。
他根本無法想象,有朝一日如果日不落和大明開戰,會是怎樣被單方面吊打的情形。
所以,竭盡所能的交好大明,就是查理二世上位之後,最核心的政策。
他毫不猶豫的派遣了船隊,護送牛頓這些人來大明,沒有一丁點的推諉抗拒,陽奉陰違。
人家連整個西歐都收拾了,單獨收拾你一個日不落帝國,有什麼難的?
何況雙方相隔天涯海角,自己這邊賣個好,和對方結盟,稍稍低一點頭,又能落下多少面子?
於是,西歐諸國無比懵逼的發現,剛剛才透過玉茲之盟,聯合西歐海軍和大明在天竺國海域開戰的日不落帝國,才過了沒幾天,經歷了一場政變之後,突然就搖身一變,從反對大明國變成了擁護大明國!
這他媽比婊子變臉還快啊!
只可惜,這件事情除了高盧國皇帝路易十四破口大罵之外,其餘的國家,都難得保持了緘默。
大家如今都清楚大明的實力了,萬一因為這種事情和大明鬧的不愉快了。人家會不會找理由收拾自己啊。
別的不說,隔壁的紅夷國就已經開始頭疼並考慮這個問題了。
日不落和他們可是世仇,自己國力還不如對方,這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人家可就管不住他們的手了。
總之,所有知道日不落派遣學者參加大明“學術交流會”的西歐國家,都冷眼旁觀的看著這幫人出發去往東方。等著看兩個國家的學術碰撞會發生什麼。
這時候,如果讓這些國家知道,日不落的船隊被奧斯曼帝國抓住了,船上的人全都成了人家的階下囚,而作為東方大國的大明,如果不做出點什麼,可就真的要被人恥笑了。
於情於理,大明都必須出兵拯救!
眾人的意見都是一致要打。
於是這也就演變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誰去打。
莊子固的意見,是派遣海戰經驗豐富的南洋艦隊去。
但秦牧卻搖了搖頭:
“南洋艦隊上次打了一場,這次就不派他們去了。”
“就是因為有經驗,才讓他們出征的!”莊子固據理力爭,“聽說那奧斯曼帝國國土疆域之遼闊,比之我大明也不遑多讓。軍隊更是好戰無比,有那什麼宗教信仰的加成,打起仗來特別不要命。跟瘋子一樣。這樣的敵人,派遣劉世勳的部隊,比較靠譜。”
但秦牧卻仍然搖頭:“不行。南洋艦隊立了大功,回來時候北洋這邊的人,看他們的眼睛都是紅的。這次要是再讓南洋海軍出動,我怕北洋海軍會直接鬧上京城告御狀!而且還是狀告我們這些做分配工作的。”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