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長遠的謀劃
這一邊秦牧讓人班師回朝,那一邊,成功登基上位的天竺國王阿里謝,則讓人擬定好了相關的文書,連夜送到了秦牧的手中。
其中一份,是天竺國向大明稱臣的歸屬國書。另一份,則是雙方就在天竺國內建設鋼鐵廠水泥廠等相關產業的合約。
兩份文書,都需要秦牧親自簽字過目。
行軍前夜,所有的戰士們都早早入睡,只有秦牧的營帳裡,還亮著火光。
此時,秦牧面前的桌子上,擺著兩張地圖。而他,則正在對照著兩份地形圖,做著甄別和規劃。
其中一份,是他派人親自測繪出來的半個天竺國地圖。另一份,則是全景的天竺國地圖。
阿里謝除了送來了兩份文書之外,同時還附帶了一張天竺國的堪輿地形圖。這是在秦牧的要求下,阿里謝派人特意送來的——雖然他心裡十分的不情願,畢竟得到這份地圖,大明再來天竺國的時候,將會比這一次更加熟門熟路。但形勢比人強,阿里謝縱然心裡諸多不願意,還是隻能老老實實的派人將之送來。
而秦牧此時所做的,是在兩份地圖上,尋找適合建廠的位置。
根據他和阿里謝的約定,大明除了在今後五年,享受天竺國每年百萬兩黃金的歲貢之外。還可以在國內無條件的建設各種廠房,以原價就地取材,選用任何用得上的原材料。
秦牧看中的,正是天竺國內豐富的各種金屬礦產資源。
近些年來,大明國內的鋼鐵需求量一直很大,哪怕是鋼鐵廠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滿負荷運轉,鋼鐵產量都還是供不應求。所以,天竺國鋼鐵廠的建造,就十分必要了。
同時,水泥的需求也同樣很大。天竺國內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只要在這裡選擇合適的場地,建成之後就近僱傭本地的工人進行生產。再加上原材料就地取材,十分的方便。
這樣一來,鋼鐵的產量解決了,水泥的產量上去了,原材料的問題也不需要擔心,至於鋼鐵廠水泥廠產生的廢棄工業廢料,不管怎麼處理,也不會汙染到大明國內。
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至於弊端,當然也是有的。
大明掌握的冶煉鋼鐵技術,以及水泥製造技術,會不可避免的被天竺國偷學去。
雖然秦牧可以利用專利技術等權力對此進行限制,但這種事情,依然無法避免。
而有了鋼鐵和水泥,天竺國的整體國力,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得到飛速的增長。
不過,這倒也不是什麼壞事。
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天竺國算是和玉茲十國的其他國家,徹底交惡了。玉茲之盟也算是名存實亡。天竺不可能再和西歐諸國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所以,這些技術大機率是不會傳到西歐諸國那邊的。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天竺國最好還是和玉茲盟國做出一個割裂比較好。
“看來需要讓阿里謝再做一個宣告才行。”秦牧自言自語說道。
隨著國內的發展,秦牧漸漸的發覺,如果只是讓大明一個國家奮鬥在科技前列的話,對於這個世界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
百花齊放,如歐洲當年的工業革命一樣,才是最符合世界發展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