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諾維奇立刻回過神來,笑著點了點頭:“沒錯。大明不敢那做的。”
“同時和天竺國以及北毛國開戰,就算是大明國,也不可能招架的住。”
但是,米哈伊爾卻彷彿認定了這個可能性一定存在一樣,堅持地望著吉爾諾維奇:“吉爾諾維奇將軍,我認為,你必須考慮這個可能性的存在。這個世界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事情,太多了。”
吉爾諾維奇有些生氣,覺得米哈伊爾這個人似乎在和自己抬槓:“米哈伊爾,你不是一個軍事家,也不是一個政客,所以你可能不明白,同時和兩個大國開戰,對於大明來說,會有多重的負擔。”
米哈伊爾確實不懂這些。
但他更相信,吉爾諾維奇不懂大明。
現如今的大明,在秦牧的領導下,說不定還真有和兩國同時開展的勇氣和能力。
暢通全國的鐵路,讓全國各地的兵源調配速度,都遠超其他國家的想象。
鐵路就像是血管,而兵源就好比血液,有了鐵路之後,只要大明願意,全國各地計程車兵,都可以在半個月之內,從南聚集到北,從東聚集到西。
這樣的機動性,是其他國家遠遠不可比的。
甚至,他們可能想都沒有想過。
有了如此快速的交通支援,大明同時和天竺國以及北毛國開戰,完全不成問題。
畢竟,兩國如今也才只有普通的仿製步槍。輕重機槍和火炮方面,他們仍然沒有得到突破。
妄想用步槍就戰勝大明國防軍,米哈伊爾只能說一句痴心妄想。
他們能在天竺和大明打的有來有回,那是因為國防軍這邊勞師遠征,並沒有準備多少重武器裝置。可一旦這兩個國家敢打到大明本土,那迎接他們的,就將會是無數的炮火轟擊。
雖然吉爾諾維奇壓迫感十足的目光,讓米哈伊爾放棄了和對方的爭執。但當年輕人走了之後,吉爾諾維奇卻有些坐立難安起來。
伊凡大公送走了米哈伊爾,回頭就看到吉爾諾維奇怔怔地坐在那裡發呆,不由得笑道:“吉爾諾維奇,你不會真的被米哈伊爾的話影響了吧。他只是一個搞研究的武器製造師,你才是真正的軍事家!”
吉爾諾維奇點了點頭:“我明白。但,他說的也沒錯。我們不該不考慮那個萬一。”
伊凡大公一愣:“不是吧,你難道也認為,那些大明人會進攻我們的軍營?”
“應該考慮到這個可能。”吉爾諾維奇揉了揉眉心,有些為難的說道:“我之前是太自信了。把大明的指揮官,類比成我這樣的人了。可如果大明這次來的指揮官,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人的話,對方並不會考慮太多的政治因素在內。”
“他們也許,真的敢率先對我們的軍營發起進攻。”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