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緊張的檢視著四周,同時拼命的做著掙扎。厚厚的繩索,在這些毛子兵的蠻力之下,發出吱呀呀的聲音。
終於,“嘭”地一聲悶響。捆縛著眾人的繩索斷了!
眾人大喜過望,立刻翻滾著站了起來,然後彼此靠著營帳裡微弱的火光,將每個人的繩索拆解了開來。
沒有人發現!
謝天謝地!這寒冷的天氣,讓那些哨兵都偷偷的躲進帳篷內休息了!
此時此刻,這些劫後餘生的毛子兵,只覺得上天對他們是如此的厚愛。再也不管其他,悄無聲息的逃出了軍營,向著北方拼命逃竄而去!
幾分鐘之後,李來亨等人從營帳裡探出頭來,看著散落一地的繩索,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師長,這樣真的有用嗎?”一個士兵好奇的問道。
李來亨“哼”了一聲:“怎麼沒用。你們是沒注意到那個貴族的穿著,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貴族!聽秦帥說,這些白人國家,他們的貴族和咱們古代的那些軍閥一樣,那都是有自己的私軍的!都是先服務貴族,再服務國王。這裡距離那個貴族的領地肯定不遠。我們用那個貴族當誘餌,一定能引來一波援兵的。”
隨著國內平定,整個大明國防軍的部隊番號數量,實在是有些多了。光是步兵數量,就有差不多三十萬人,再加上五萬騎兵,以及將近百萬的生產建設兵團,以及海軍,零零總總下來,有差不多將近一百五十萬人。
這一百五十萬人,不說戰力強弱,基本上都是跟著秦牧一路走過來的部隊。基本上每個部隊都是一幫渴望繼續奮戰前線,建功立業的愛國將領。
不過在這些將領之中,也有好戰派和和平派之分。前者喜歡戰鬥,渴望戰鬥,同時,在看到大明強大之後,轉而開始具有了一定的侵略性,具有野心,渴望建功立業,擴大戰功,並想要為大明攻佔下更多的疆土。而後者與之恰巧相反。他們之所以戰鬥,是為了抵禦滿清外敵。而當消滅了滿清等危機之後,反而希望停下外侵的步伐,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好好過活,既不侵略別人,也不想別人入侵自己。
因為這兩派觀點的不同,大明如今在對外的政策上,也有了兩個方向。
好戰派無時無刻不想著,以各種理由去進攻侵略征服別的國家,而和平派則想著守好自己家園,過國富民強的安穩日子。
李來亨其實就屬於好戰派的人。
所以他才會在秦牧提起烏蘭巴托的時候,主動請纓,帶領李定國孫可望的兩個兵團,千里迢迢來這裡開墾土地,建造城市。
因為這意味著,這片土地將會被他們大明納入自己的國土之中。這將會是大明入侵草原,甚至染指毛子國的第一步!
所以,李來亨很想借此機會,敲毛子國一筆竹槓。
放走那些毛子兵俘虜,是他故意為之。為的就是讓這些不服輸毛子兵回去之後,告訴他們的國王:大明要進攻他們的帝國了!讓他們早作準備!
以毛子的特性,肯定會第一時間派人過來反擊的。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