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驚喜
秦牧卻知道這是生產力產能過剩的緣故,聞言點了點頭道:“眼下最要緊的是停止總督府的收購工作。除了糧食我們國家要出面收購囤積之外,其餘的非必須物品,都不要對市場進行干預。這件事情,我們今年年會的時候會好好討論。”
生產力過剩的事情,此前秦牧不是沒有料到。只是他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這其實是好事。說明大明如今正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飛速膨脹的階段。但如果處理不好,這件事情也會成為混亂的導火索,將整個國家拖入另一個可怕的漩渦之中。
人人沒錢很可怕,人人有錢就更可怕。
因為如今的大明,還沒有徹底進入紙幣流通交易的時代。全國各地所使用的貨幣,還是一成不變的銅幣銀兩金子。而這些貨物的總值,是不變甚至縮減的。雖然每年各地都有金銀銅鐵產出,但這些金屬出了要維持生產所需之外,很少能夠流通進入市場之中。在一個存量有限的圈子裡,無論大家怎麼轉,貨物的總量是不會增多的。
再加上每家每戶都有存錢的習慣……那些金銀財富,只會越辯越少。
這樣的結果,就是廣東總督府的賦稅,全都被沈猶龍拿去收購布匹,控制物價去了,最終,那些金銀還是流入民間,導致金銀購買力越強,而布匹貨物越發貶值,總督府不得不再次出面收購……從而陷入惡性迴圈之中。
“市場經濟自有其運轉規律,切勿用行政的手段干預。以後這種事情,不要再做了。你們以後要做的,就是維持秩序,收收賦稅,管一管違法亂紀的事情就行了。”秦牧敲著桌子,說道。
沈猶龍點頭稱是,雖然不懂秦牧的“市場經濟”一詞,但本著秦帥不會有錯的思維慣性,還是牢牢記下了這些話。
在廣東府呆了兩天之後,秦牧又走訪了廣東的各大小市場和店鋪,瞭解了一些實情,就帶著沈玉蓮和一馬車的書,啟程上路,直奔南京。
到了南京之後,秦牧等人就坐上了去往馬鞍山的火車。
半年不見,那一列老火車似乎已經退休,此時兩人坐著的,是一輛新火車。雖然還是木製的沒有窗戶的車廂,但平穩性方面已經好了很多。
增加了枕木之後,此時的火車,除了速度不如後世之外,其實和後世最早的煤炭車,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
“我們還是需要一批手藝人。精良的。這火車以後是要坐人的,可得好好改進。”車廂裡,秦牧摟著沈玉蓮,兩個人輕輕的說著話。
昏暗的車廂裡沒有其他人。耳邊聽著隆隆的聲音,身下是柔軟的草垛毯子,沈玉蓮難得放下人前的矜持和冷麵,倚靠著秦牧,輕輕的嗯了一聲:“你還是先把鐵路都修通再說吧。聽說各地鋼鐵廠雖然開工了,但還是跟不上消耗。而且,國庫似乎都有見底的跡象了……如今的大明百姓,賦稅低,沒戰亂,又不愁吃穿,還每天想方設法的從國家這裡掙錢……僱傭了那麼多工人,你總不能剋扣人工資吧。難不成下一步你打算用秦府庫存?”
秦牧也是哭笑不得:“秦府的錢也是要花的。關鍵是這金銀銅就那點產量。如果再讓全國百姓掙下去,以後的工業化發展就別想了。”
“這董海寶……紙幣發展咋就這麼慢呢。”秦牧搖搖頭,無奈的道。
雖然很早就讓董海寶透過江南銀行普及紙質貨幣,但作為龍的傳人,整個大明土地上的人們,都對金屬有著特殊的癖好。如非必要,都願意選擇用金銀傳家。金銀難以流通,銅的消耗就大大增多。可偏偏這金屬對於工業化來說也很重要,工業部裡最或缺的就屬銅了。
想要將這些流落民間的金屬都收歸國庫,一直都是秦牧給董海寶制定的任務。但這些年來,董海寶的進展非常緩慢。
“今年必須敲定全國貨幣化的政策!”想著不久的將來,自己還要將大明錢幣世界化,秦牧就一陣急躁。
想要世界化貨幣,那是必須要現將貨幣紙質化的。總不能用金銀和世界貨幣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