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釗冷冷地看著對方,並不再會對方的反應和感受,而是哼了一聲:“新王你的意思是,不願意了?”
“我猜,原朝鮮王氏,李家的人,都被你殺的精光了吧?你們鳩佔鵲巢,都敢對人家下次狠手,我們秦帥仁慈,只是讓你們削髮代首,你竟然還不願意了?既然如此,那我們即刻帶兵,滅了你們如何?”
說著,身後的一千騎兵,立刻子彈上膛,將槍口對準了對面的福臨。
所有朝鮮士兵,則下意識地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只不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惶恐不安。
大明如今的強大,他們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只是道聽途說,也已經能夠想象得到了。
連那麼強大的滿清,都被他們打的將要滅族了,對付區區一個小朝鮮,又能耗費多少功夫?
看到那些黑洞洞的步槍口,福臨渾身一顫,立刻抬手製止了手下人的舉動。
他太清楚那些武器的威力了。如果不是這些火器的橫空出世,如果不是那個秦牧的突然出現,整個大明如今都已經是他們的了。
那樣優勢的局面,那樣氣吞山河的壯闊,都在這小小的槍口面前,黯然失色,鎩羽而歸了。如今,面對這些精氣神更加強盛完好的敵人,他們又能有多少勝算?
答案顯而易見。
“福臨!你快點決定!我們的耐心是有限的!”冷冷看著掙扎不已的福臨,王釗催促道。
他是真不再會對方會怎麼決定。反正秦帥的命令已經帶到了,這福臨接受也就罷了。如果不接受,那自己身後這一千條槍,可不會講什麼情面規矩。就算打不過,那回頭就能拉來三千五千一萬人,還打不過,那他王釗就割了腦袋,去向秦帥請罪。
“我……我接受!”
終於,福臨閉著眼睛,從牙縫裡擠出那三個字。
王釗等人,放下了槍:“既如此,那就立國書吧。歲貢一個銅幣,可一點也不多。但是你們該去的人,還是要去。而且,每年如此,不得有誤!”
“……是!”
……
九月的時候,秦牧和沈玉蓮回到了京師。
衛隊三旅的人,都被他們留在了陰山。那裡的建設正在緊要關頭,草原人和漢人的文化交流與衝突實有發生,需要他們在那裡維持秩序。同時,也可以提防隨時可能回來的草原人的襲擊。
既無內憂,也無外患。大明這兩年的發展,可謂是蒸蒸日上。糧食豐收,再無戰亂,再加上輕賦稅的政策,百姓們的生活狀況,可謂是一天比一天好。
在家裡和許久不見的妻兒溫存之後,秦牧就立刻去了內閣。
歐洲之行,他需要做一些安排。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