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泥濘不堪,不時,總會有車馬陷入泥濘之中,無法行進。往往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讓那些俘虜,用人力生生的搬運。
除了軍火之外,這批最大的物資要屬糧草。
為了支撐這一場戰爭,背後的大明國,正源源不斷地將各地的糧食,運往作為中轉的京城一帶。而無數的流散馬賊,流寇,則聚集在沿途的道路上,識圖進行劫掠。
但在莊子固領著人將周遭山川犁了一遍之後,就在沒有不開眼的人出現了。
及時到來的支援,大大緩解了前線的壓力。而餘林峰等部的人,也換下了疲憊不堪的馬應魁等人,站在城牆之上,抵抗著八旗軍綿延不斷的進攻!
所有被換下來的人,幾乎沒等走下城樓,就靠著牆壁,迫不及待的睡了過去。
整整五天,這些人沒有得到像樣的休息,白天戰鬥,晚上還要兼顧著修復那些受潮的槍械,烘乾那些彈藥。
鐵打的人都受不了。
所以餘林峰的人一接替上他們,就有人迫不及待的靠著牆睡了過去。
幾乎落地就睡著了。
城內守城的人,都如此疲倦,可想而知,城外負責攻城的八旗兵,該是怎樣的疲倦不堪。
城外,負責攻城的八旗兵,已經銳減到只有八萬不到。
五天時間,二十萬八旗步兵,死了十二萬人!
這其中,被大明國防軍直接炸死殺死的,有六萬到七萬人,其餘的,則是在最後這兩天,舒青玉接替總兵職位之後,或被軍法隊殺死,或直接累死的。
非戰損死亡比例,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一!
也就是說,死亡的十二萬人中,有一半人,都不是大明軍殺死的!
疲憊不堪的八旗兵,在進攻的路上,死了;在夜晚休息的時候,沒能起來,死了;在大雨中,持著難以下嚥的窩窩頭的時候,死了;在發起衝鋒的時候,被泥濘的道路絆倒,身後隊友踩過,死了……所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死法,在這裡都發生了。
但是,舒青玉依然不為所動。依然強硬的命令著隊伍,發起不要命的衝鋒。
有士兵識圖反抗,但沒用,舒青玉指揮下的軍法隊,毫不留情地一刀將人頭砍下;這些軍法隊冷酷無情,殺起人來,毫不手軟。死在他們手中的人數,比起大明軍也不遑多讓!
但就是這樣的鐵血手腕,讓八旗軍在不得不前進的同時,也讓城牆上的大明國防軍疲憊不堪。更讓整個軍隊的戰線,成功的,第一次推進到了五公里以內!
舒青玉的騎兵隊,每天都在城門四周來回晃盪。他們人數不多,且極為分散,趁著大明國防軍疲憊不堪的時候,忽然縱馬而上,衝到城牆之下,引得國防軍亂槍掃射,留下十七八具屍體之後,就會返回。
然後,他們會找第二次機會,進行同樣的操作。
每一次,都會死人。但每一次,都會讓國防軍措手不及。
耗費在這些騎兵身上的精力,往往要比對付整個大軍,還要費神。
這是真正的騷擾。
用己方的人命,騷擾著,擾亂著大明國防軍的精氣神。
不得不說,效果斐然。
自此之後,大明國防軍對於八旗軍本陣的殺傷力,少了很多。
他們不得不將絕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提防這些騎兵身上。
而這,也是舒青玉的目的。
這兩天,秦牧也在為對方的這個戰鬥方式而頭疼。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