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兩萬多的八旗俘虜,在秦牧的要求之下,將他們心愛的戰馬全都殺死做成了肉乾,許多八旗士兵因此進行了反抗——這些人基本上一直都和自己的戰馬生活在一起,有的時候和馬的友情比人還要深厚,所以人們感觸不深。而當秦牧命令他們殺死自己的戰馬的時候,終於有一些人識圖引起譁變,但卻被無情的鎮壓了。
意識到俘虜人數確實太多的大明國防軍,這一次沒有刻意的控制己方的殺意,將幾乎參與的所有人都篩選了一遍。
最終,俘虜的人數被控制在了兩萬整。
而這和作戰士兵的比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比2.4了。放在往常,這種比例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也只有擁有了強大武器做後盾的大明國防軍,有這樣的自信和膽量。
所有的俘虜都被安置在俘虜營地,營地的四周安放了足夠數量的雷陣。若是有人譁變,整個俘虜營都會在瞬間化作火海。
在多次見識到了國防軍的強大武器之後,已經沒有人生的出反抗的決心了。
……
倉皇逃竄出三十里之外,多爾袞才命人停了下來。
他此時已經恢復了狀態,整個人的目光之中滿是深邃,睿智的光芒。
“秦牧肯定會將那些俘虜帶回山海關內。而這必然會分割槽他一部分病兵力。哪怕只是削減百人千人,也是削減了他的戰鬥裡。何況,那些人的食物消耗也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些大明人,根本不知道我們這裡的環境是個什麼樣的環境。相信他們很快就會吃到苦頭了……”自顧自的說著這些話,多爾袞偏頭看向一旁隨行的那些蒙古諸部首領,問道:“諸位可能聯絡到發特拉族的人?以及鈕其吉的人嗎?”
發特拉族和鈕其吉正是之前悄悄離開多爾袞本陣,沿著遼河岸邊消失不見的那兩支蒙古騎兵。
頓時,有幾個蒙古諸部的首領舉起了手:“王爺,我部可以聯絡到。”
多爾袞點了點頭:“告訴他們,接下來的時間裡,本王需要他們時不時的出現在對方的偵查範圍之內,不用戰鬥,只需要露臉就行了。那些人必然會提高警惕,然後疲於應付,拖垮他們的精氣神!”
“王爺英明!”
“王爺神機妙算!”
頓時,便有馬屁聲從這些不會討好的蒙古部首領口中出傳出來。多爾袞無所謂的一笑,也不指望能聽到什麼溢美之詞了。
這一場戰鬥當然不是多爾袞的計策,只是當巨大的厄運來臨時候,他以多年的戰陣經驗,臨時做出來的一記無理手式的反撲而已。
具體能不能給秦牧的軍隊造出困擾,還是一個未知數。
多爾袞退回遼河北,此時的遼河南方,正被大明國防軍所統治著。不過在他們屁股後方八百里的距離,一左一右地墜著兩支萬人的騎兵隊。
那是發特拉部落和鈕其吉部落的騎兵隊。
他們本來是奉命繞後,準備配合本陣從後方形成包夾之事,對付國防軍的。卻哪裡想到秦牧回比他們先動手。
所以這個時候,這些人還不知道多爾袞大軍已經戰敗的訊息,還在按照計劃準備緩慢的接近對方。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