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增兵吧。”
他再一次地開口建議道,“這一場大決戰,我們要在一個月內擺上來!然後,讓那個秦牧,有來無回!”
“此戰,是決定我大清國運的一戰,也是諸君,奮起而上,榮華富貴的一戰!”
“若成,則天下太平,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若敗,大明將以無敵之師,橫掃當世!無人可敵!”
攝政王多爾袞的話語,如同滾滾沉雷,在軍營裡迴盪開來,蒙古諸部的首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難以抉擇。
反倒是,來自沙俄的那位將軍,做出了明確的答覆:“我們,還可以增兵十萬!但糧草一事,需要王爺的幫忙。”
“糧草一事,無須擔心。我大清為此準備多年,斷不會在這上面出了岔子。”
“如此,我部增兵五千!”
“我部也增兵一萬!”
“我部一萬!”
“我部八千!”
此起彼伏的表決聲中,蒙古諸部做出了自己這輩子最大的一場豪賭!
目標,就是遠在咫尺之外的大明國防軍!
多爾袞雖然不知道秦牧此番北上的目的,但身為將領的直覺卻告訴他,和秦牧的這一戰,是拼盡全力的一戰。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也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
大清國運,全繫於他一身!
接下來的數天,雙方都安然無恙的度過。每日只是派遣幾隻小騎兵隊伍,來營地四周騷擾檢視,而一旦大明國防軍這邊派人追擊,就會撒丫子跑回去。
而大明這邊,軍隊裡的流感現象,並沒有得到控制,反而開始出現了擴散的跡象。這也是為何秦牧沒有立刻發動攻擊的原因。
水土不服的現象,有些嚴重,而且還在逐漸擴散。
這讓秦牧很是無奈,因為這哪怕是放在現代社會,也是一道無解的題目。
只能等這些人適應,或者乾脆換一批生力軍過來。
而無論哪一個選擇,都意味著需要多等些時日。
多爾袞軍營的安靜,讓秦牧有些警惕。
對方可不是什麼草包,能夠帶領八旗軍橫掃整個明朝勢力,其能力自然是不俗的。
越是安靜,就意味著有更大的動靜。
秦牧每天都派人去打探動向,同時,他甚至還讓偵察營去往附近檢視地形,將探測的範圍,輻射到了周圍的五百里以內。
對方有海東青,己方卻沒有這種東西。只能單純的靠人力來保證視野的安全。
因為除了八旗,那些蒙古諸部落,也是一大隱患。
這些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曾經是歐洲諸國的噩夢,機動性太強了。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