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通商之議
“通商?”
秦牧眉頭微皺,不禁抬頭看著面前的畢方濟。
“是的,委員長。”
畢方濟再次點了點頭,盯著秦牧,說道,“華夏貴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諸如茶葉、絲綢、瓷器等等,都是我們西洋所沒有的東西。若是能夠將這些東西,販賣到我們西洋那邊去,不單單能夠為貴國增加收入,也能夠利於我們西洋和貴國之間的友好發展。”
“是啊是啊。”
旁邊一位洋人點了點頭,說道:“尊敬的委員長閣下,通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以將華夏這邊富饒的茶葉、絲綢、瓷器等運往外地販賣,也可以將外地的香料、糧食等運到華夏這邊來。還能將我們西洋的玻璃器具等,也運到這邊來,這才是真正的互通有無。而且,還能夠增加稅收,委員長閣下,還請您好好考慮一下。”
“陳先生,”
秦牧並沒有回答洋人的話語,而是轉頭望著旁邊的陳於階,問道:“對於通商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呢?”
“委員長,”
陳於階看了一眼秦牧,說道:“商業發展,確實可以互通有無。往年我們華夏所需要的香料等,都是從月港進來的。不過只有一個港口,數量也比較少。而且最近幾年,我們華夏戰亂頻頻,諸如糧食等資源都是極為稀缺的。若是這些西洋人能夠運來糧食,不僅僅對於我們,對於整個華夏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情啊。不僅能夠彌補現如今糧食短缺的問題,而且還能夠從中徵納稅收,一舉兩得之事,我認為可以一試。”
聽著陳於階的話語,屋內在座的一眾傳教士和洋人,都把目光轉移到了秦牧的身上。
他們都迫切想要知道,這位現如今華夏最有權勢的人,會怎麼看待通商這件事情。
望著周圍眾人殷切的眼神,秦牧知道通商才是這些人最為關注的事情。
畢竟面前五位西洋人中,除了畢方濟和衛匡國之外,其他三位都是商人。
在商言商,所以他們這一次來這裡的目的,也十分明確了。
那便是通商!
對於通商,秦牧並沒有怎麼排斥,反倒是比較贊同認可的。
前提是貨物進出口,必須徵收合適的賦稅,為華夏增加收入。
若是依舊像大明朝一樣,對於商人商稅三十稅一,關稅只有京杭運河沿線寥寥幾個,何來的商稅可談。
商稅低,百姓們的間接負擔到事情了很多,但是也因此富人越富。若遇災年,窮人窮困潦倒,富人卻依然燈紅酒綠。
如此貧富差距極大,廣大百姓逐漸破產。
而大明帝國賴以依靠的農稅,也越來越萎縮。
國家財政收入減少,便要增加餉銀,逐層攤派之後,又到了廣大貧困百姓的頭上。
如此,便形成了一個惡迴圈。
因此,針對地方稅收改革,是秦牧在江北的時候,就吩咐專人去調查研究,準備重新制定稅收。
對於商稅,也肯定是要改革的,最起碼不應該像之前那樣只對坐商實行三十稅一的稅率。
因此,和西洋人通商是可以的。
但是,也要制定一個合適的稅率,所有往來貨物通通納稅,也算是能夠為華夏增加一項大的收入。
想到這裡,秦牧點了點頭,說道:“通商是可以通商的,畢竟我們可以從中徵稅,而且還能互通有無,確實是一舉雙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