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教導團現在只是團級編制,即便是比後世一般的團級編制大很多,不過最高長官團長秦牧的軍銜,暫時定為上校。
副團長、騎兵營營長、炮兵營營長等部分職務軍銜為中校或少校。
大部分步兵營營長,參謀長等職務為少校或上尉。
大部分連長、副營長等職務為上尉或中尉。
副連長、營部幹事等職務為中尉或少尉。
排長、連部幹事為少尉或准尉。
副排長為準尉。
班長為上士或中士。
副班長、機槍手、狙擊手為中士或下士。
步兵小組組長為下士或上等兵。
骨幹步兵為上等兵。
每個步兵班再配以不同名額的一等兵、二等兵,組成步兵班的基本架構。這無疑使得各個步兵班,都有一個穩定的組織架構。
軍銜制度和軍餉制度確定之後,秦牧便直接在教導團內部開始實行,另外也吩咐裁縫那邊製作專門的肩章。
等到新式教導團軍服開始實行的時候,軍銜便也有了明顯的標識。
如果說士兵為軍隊的血肉的話,那良好計程車官和軍官,則是整個軍隊的鋼筋鐵骨。後世之中,不管是保定生還是黃埔生,畢業之後計程車官在軍隊之中都是筋骨,招兵之後經過訓練,就能夠拉起一支精銳部隊。
也正是因此,秦牧知道軍校生的重要性。
所以,在制定了軍服、軍銜軍餉制度之後,秦牧也打算辦理一所軍官學校,早一點開始培養良好的軍官、士官。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秦牧在小校場內尋找了基礎簡陋的房屋,作為校舍,正式開始興辦華夏陸軍軍官學校。
華夏陸軍軍官學校初期學生,秦牧準備抽調現今教導團的部分營連排長以及團部各處主官等,共計二十餘人進行培訓。日後,秦牧準備逐漸抽調軍官和士兵進行輪番學習。
華夏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習教材,也是秦牧親自編寫。根據後世之中的經驗以及學習教材,結合現如今的實際,秦牧編寫了陸軍步兵操典、通訊課程、戰場地形學與地理學、測量學與偵查學、軍事後勤學、步炮協同作戰等課程教材。
而這所軍校,也成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所軍校,以後也將成為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軍校!
喜歡帶著軍火庫到大明請大家收藏:()帶著軍火庫到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