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凡尼在岸邊的房子是一棟典型的獨棟小別墅當然,說是別墅顯得有些高階,實際上就是個自建的木頭房。
在美國很常見。
不過它位於的地方有些偏遠,一直到哥譚的下游出海口處,可以說是哥譚及邊緣的地方了。
要說這裡還處於哥譚...不對,應該說是新區的一部分的證據,也就是它的行政劃分了。
可以理解為原來哥譚的六環開外。
這裡是一個漁村。
或者說曾經是個漁村。
隨著哥譚的高速擴張和對環保的蔑視,這裡已經不適合搞漁業了。
環境資源被破壞,經濟環境也逼迫著他們轉向大城市打工,這裡已經成了一座暮氣沉沉的邊緣村落。
在美國、哥譚高速發展的百年間,時間在這裡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沒有隨著城市富足而變樣,保持著百年前的樣子。
似乎是因為水質的改善,這裡的河邊又多起了一些釣魚的老人。
普同本能的覺得這些人應該不是輪迴者了。
釣魚人談論著過往上一次在這裡釣到魚似乎是很久之前了,之前臭氣熏天的河岸他們才不願意去。
“你還記得那天你打算和羅絲琳告白嗎?結果她後來和一個富商跑了...”
老人調笑著自己的夥伴,塵封的記憶逐漸喚醒。
“去你媽的...”被戳中痛處的老人笑罵一聲,然後感慨似地說到,“當然記得...
那個傢伙是坐著郵輪來的,滿載著貨物,穿著一身好看的西裝,走起路來卻像個娘炮...”
“哈哈,這個我倒是不否認但羅絲琳寧願嫁給一個娘炮也不嫁給你!人家可是百萬富翁!”
“呵呵,我有我的珍妮弗。”
說到珍妮弗,兩人都默契的沉默了下來,看著夕陽下的海岸,然後默默地幹了一杯。
這麼正常的一幕讓普同著實有些恍惚了這是哥譚?
怎麼感覺像一下子來到了夕陽金色海岸劇組...
但確實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似乎按照正常的歷史來看,這裡才是哥譚該有的樣子。
“新澤西州的一座沿海小漁村,挪威人發現了這裡,但是英國人在這裡發展了起來,在韋恩先祖和幾位有頭腦的商人經營下逐漸發展為了現代第一大國際都市...
這裡就是那個漁村?”
“嘿!比安奇!現在海岸可以釣魚了!你那是什麼裝扮!”
一個光著膀子的壯漢老遠就看見這個曾經的朋友了,只不過現在的喬凡尼看上去...有一種生分的感覺。
“我知道我知道。”普同只能笑著應下了壯漢的招呼,然後走進了房子裡。
壯漢一怔,搖著頭小聲呢喃:“沒想到還真讓他混成了哥譚人。”
他看喬凡尼的感覺,就好像每天從這裡看著哥譚一樣他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漁村和大都市,漁夫和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