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總統聽完人都懵了喬凡尼比安奇,想要把哥譚一分為二,將其從新澤西州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有著獨特行政系統的地區!
這什麼玩意兒,在21世紀搞租界嗎?
財政部長小心翼翼地說到:“總統先生,但我們還有個大窟窿等著填呢。”
“...去他媽的華爾街!”總統破口大罵。
眾所周知,美國最大的敵人在華爾街,這波做空浪潮肉眼可見地會造成國力巨大衰退。
能穩一個是一個吧。
總統想了想,還是拿過了記有普同要求的紙條,上面寫得東西很簡單,總之就是要在行政上,事實上把哥譚分為兩個部分。
新成立的區域就叫做伯恩利自由貿易港。
總統一開始只覺得這個分裂哥譚行政的做法屬於天方夜譚,但現在仔細看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哥譚本身也該屬於自由貿易區,但因為韋恩集團和哥譚官方作梗,哥譚的放開程度實際上不如紐約。
紐約在79年正式立法成為自貿區,後續的發展也算是有目共睹,但哥譚...
就像這次國民警衛隊出擊受阻一樣,總是會遭到各種各樣的行政阻力。
這似乎是個機會聯邦可以透過這次暴亂實際上增強對哥譚的控制,而失去港口的哥譚,就會在實際上受制於伯恩利自貿區...
對聯邦有機會,但對總統自己呢?
總統順著要求看下去,轉換眼光的他突然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伯恩利自貿區會以一種全新的行政模式執行,簡單來說就是一改選舉官僚任命制,轉變為任命官僚任命制。
最高長官任命方式由總統提名,剩下的由最高長官任命...
如果是這樣,那權力交換的空間就很大了啊...哪怕自己結束任期,這裡留下的政治財產依然有用。
不過這可能嗎?
美國人對選票權力的渴望可是刻在骨子裡的但如果他們都沒錢了...他們就會把目光轉向華爾街的金融從業者。
實際上,在哥譚,人們已經是這個狀態了。
總統忽然注意到一件事:如果以他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救華爾街留下大窟窿的收益,竟然不一定有這個分裂舉動來得實際和長遠...
穩固家族政治是非常...長遠的利益。
財政部長和美聯儲長官戰戰兢兢地等待著總統做出決定,作為經濟工作者,他們在這方面地敏感度不如這位總統。
他們只想著儘快解決這個大窟窿,起碼不能讓經濟大蕭條出現在自己任職期間。
總統看完之後,思考良久。
“...我要親自和這個比安奇談一談。”
“這可能有些困難,哥譚航管局已經陷入癱瘓,現在沒有飛機能出來。”
“那車子呢?”
“...總統先生,比安奇現在就在暴亂區。”
這就麻煩了啊...
如果得不到承諾,總統就只能一廂情願地認為對方會配合,完全是盲狀態的博弈。
但是這塊肥肉...實在是太大了。
管他呢,先答應了再慢慢做吧。
“我去準備行政命令。”
眾人大喜終於有進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