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撤資了?!那那些人怎麼辦!”
下午四點過後,普同昨天剛收的小學徒肖盧文來到了辦公室,對著躺平的普同發出了正義的怒吼。
“你吼那麼大聲幹什麼。”普同掏了掏耳朵,“有問題你去找小布什啊!騙人的又不是我。”
而且自己還騙了騙人的那個騙子呢,某種意義上之前的他和這些民眾本來是一條戰線。
不過隨著丹澤爾身死,2億巨資的轉移,事情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放心,你們一家的錢我會按照我們的約定給你們補上,為我工作,你就偷著樂吧。”
普通的話讓肖憋得臉都紅了,他倒是還想正義宣判,很可惜,人生在世,要恰飯的。
當然,他這時腦袋裡更多的是關於母親對他灌輸的“金融掙大錢”“你還想不想上學了”“媽媽求求你了”之類的話。
似乎他本能的還是認為,如果自己有能力,一定會幫助那些被騙的人。
妥協只是不想讓媽媽失望。
普同當然也看出了這一點,不過他沒有對此發表意見,而是遞了一沓檔案給肖盧文。
“肖同學,別忘了你現在是我的學徒,這些是近期產生的借貸合同,看看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
普同認為,肖盧文的長處在於宏觀觀察,並且具備透過精細計算來確認自己判斷的能力。
這些檔案能夠快速讓他發覺整個金融系統的狂野發展狀態,初窺金融世界的荒謬和神奇,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利益。
而不是像個小孩小孩喜歡宏偉的東西拔地而起,卻忽略了是誰建立這些東西,而又是誰擁有它們。
現在的美國金融界運作狀況將會衝擊他的認知。
這些檔案都不是保密檔案,有心人都能查到,但一般人大多缺乏動力和資訊處理能力去收集和整理。
“所以這是課後作業?好吧,我會去看的。”
“你得改變這個‘做題’的習慣。”披上大衣,普同朝著門外走去,“走吧,你還有另一個任務。”
“我們去哪?”肖把這些檔案放進了破舊的書包跟了上去。
“伯恩利貨運碼頭。”普同看了一眼這小子,“你能換個書包嗎?這個書包不太適合你的學徒工作。”
這個包是個單肩挎包,歲月洗淡了書包上的軍綠色染料,到處都是縫縫補補的痕跡,不過就是沒爛。
質量倒是不錯,不過不太適合普同將要交給他的工作場景。
肖看了看自己的包,然後搖了搖頭,這小子在沒有媽媽吹耳邊風的時候很固執。
“那好吧。”
普同聳了聳肩,隨便吧,固執的小子。
......
哥譚的衛生狀況很糟糕,作為全美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卻有著完全不匹配的公共衛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