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島、怒濤絕境。
墨天行與千仞雪日復一日的在深海沉銀柱上進行潮汐煉體。
他在此期間都會自封魂力,幾乎每時每刻都將神識開展到極限。
潮汐煉體的海浪威力雖強,哪怕墨天行已經自行禁錮了自身的魂力,但他那媲美真龍的體魄的面前,潮汐煉體的海浪與平常海邊的浪花沒什麼區別。
但這並不代表潮汐煉體沒有意義。
他封閉魂力的同時,長時間的保持著神識,注意周邊環境的變化,去研究海洋的自然奧妙。
當海浪來襲之前,海風會先一步的將資訊傳遞而來,他的身體肌肉骨骼會自然的做出相對反應調整進行卸力。
海浪的進攻方式也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大道奧義,隨著海浪的推進,浪潮的威力會隨著次數層層疊加,源源不斷。
昊天宗有亂披風錘法,以力借力,層層遞進,以此達到爆發的程度。
修仙世界當中也有在自然環境中悟道的狀態。
他所施展的魂技都是靠自己選擇、或者是帝天曾掌握的技能,他這種情況屬於復刻,這些技能中並沒有對核心有所瞭解。
魂師的魂技也是依託於獵殺魂獸,獲得魂獸本身的天賦技能。
這些都非本我。
而且他還看到魂師相對於魂獸的侷限性。
魂獸對自身的天賦魂技是掌握與運用;而魂師確是空有一身技能,說是運用,也不過是隻會丟技能的法師。
他擁有雙生武魂,正常而言有十八個魂環位,如果是十萬年魂獸所產生的魂環,將賦予兩個魂技,再算上自身的六大魂骨,假使都是十萬年限以上的,將會再度賦予十二個魂技。
如此大量的魂技,這顯然太過臃腫了。
據他所知,那些魂師成神之後,自身所掌握的基本都是【絕學】,魂環魂技的衍生。
到頭來,終歸是要走自創的道路,也算是殊途同歸。
他在想,自己是否能透過研究海浪的奧妙,專門研究出一門自創絕學出來。
這一年的潮汐煉體,對他而言,真正要鍛鍊的,其實並非是體魄,而是整合自身,鑽研自身的道路。
他將在這一年裡,去嘗試開創自身【絕學】,這也是將自身與帝天的分水嶺,他將要踏上屬於自身的道路。
墨天行在深海沉銀柱上開始嘗試開創屬於自己的絕學。
千仞雪在潮汐煉體的開始階段,根本無法在海浪中長時間立足,依託與後方的古木蒼龍巢,這才不至於被海浪拍落水中。
潮汐煉體讓她感受到沒有盡頭的折磨,身心俱疲。
每當回到漆黑山崖休息的時候,千仞雪都會靠在墨天行的肩頭,眺望著大海的風浪,簡單的說說話,享受這短暫的平靜。
墨天行告訴她,只有鬥羅世界擁有強大的當世神只坐鎮,才能阻止深淵位面的入侵。
對於蠻橫的野獸,只有比他們更蠻橫更強大,才能澆滅他們侵略之火。
生存的權利從來不是乞求來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為了日後的平靜生活,為了後世能夠昌盛太平,他們只能迅速崛起,努力成為鬥羅世界新的神只,才能守住想要守護的東西。
千仞雪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離開之前,深淵位面的動作不斷,虛空裂縫並不會因為他們不在斗羅大陸就停止生長。
那些裂縫在不斷的擴張,當有一天擴張的足以讓深淵大規模入侵的時候,他們將要面對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底蘊,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隨著時間都推移,千仞雪逐漸開始適應海浪的衝擊,身體伴隨著海浪的波動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