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城。
衛朝陽在收到韓疾和王雙林兩位將軍的來信後,與萬生宗商議了一番。
經過上一次賈渝到訪後,萬生宗已有了入世之意,若非如此,也不會有韓疾和王雙林所率的十萬大軍遠赴大秦。
既然已經邁出了這一步,那麼韓疾和王雙林所提出的請求,也自然不能不予理會。
更何況這一切都能與世間大局聯絡在一起,再加之萬生宗的道心也不允許他們在知悉了大秦災民的悲慘現狀後無動於衷。
援助若是給大秦和天雷宮的,衛韓自然不願給,好在信中寫明瞭援助都會切實地發放到災民手中,此前軍糧發放可以證明。
有了萬生宗宗主鬱深的點頭,衛朝陽立馬開始著手準備。
不過,衛城的錢糧司中的存糧,主要是為了供給洛水之北駐紮的軍隊。
此前韓疾和王雙林的十萬大軍出發時,本已從中撥出了足夠兩個月所需的軍糧,現在再要從中撥出,顯然不妥當。
何況韓疾和王雙林的來信中,還提出希望能在不影響衛韓兩城百姓生計的情況下儘可能地為大秦的災民多提供一些救助。除了糧外,最好還能有棉服。
因此,衛朝陽決定韓疾和王雙林的一應所需都從衛城民間購買。
衛韓兩城因從來都無需向大秦繳納賦稅,錢糧司中的餘錢還是豐足的。
而這兩城的民間,也因此而得利,雖不像蘇城一樣物產豐饒,但常年下來的累積,戶戶皆有餘糧餘錢,一些生活所必需的物資也得以更換閒置,其中就少不了破舊的棉服。
也正是如此,萬生宗和衛城才能夠偶有發動百姓對除籍之地的悽苦之人提供一些援助。
只是,過去對除籍之地的援助都是無償的,倒不是萬生宗和衛城不願支付酬報,而是提供援助的百姓們不要,他們只當是自願的善舉和善心,也算是他們對萬生宗和衛城的支援。
因為生活在這裡的百姓們都知道,他們是生活在萬生宗和衛韓兩城的庇護之下。
這兩日,衛朝陽派出了大批的人一戶戶上門收購糧和舊棉服,動靜開始鬧得越來越大,惹得百姓們都追問到底發生了事需要買糧買舊棉服。
用百姓間交口的話來說,只要有需要,城主說一聲,各家各戶把多餘的能拿出來的都自己送到司府去就是了。
而上門收購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衛朝陽也沒有與他們說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他怕說出來是為了給大秦災民救援會令衛城百姓牴觸。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這裡雖不像他城一樣對大秦和天雷宮敵視那麼重,但也著實沒有人對大秦和天雷宮有好感,他大秦的災民關我衛城什麼事。
遲遲沒有人與百姓說清楚,百姓們又追問不停,這就導致購買的進展很緩慢,到今日干脆停了下來。
城主府邸門口聚了不少人想要問個清楚,驚得衛朝陽在府中堂內來回踱步直撓頭。
衛菁菁則笑嘻嘻地坐在一旁,看著衛朝陽的左右為難好像很有趣。
衛朝陽唉聲嘆氣,道:“別笑了,你有什麼辦法快說。”
衛菁菁仍滿臉含笑,道:“您著什麼急。”
衛朝陽沒好氣地道:“還不急,家門口都讓人堵了,事還拖著,韓疾和王雙林可只留下半個月軍糧,再拖下去,那十萬大軍吃什麼。”
衛菁菁道:“還說呢,這事就不該您來做。”
衛朝陽瞥了衛菁菁一眼,道:“不該我來做,那誰來做,你?”
衛菁菁嘿嘿一笑,道:“當然也不是我。”
衛朝陽也不知是不是真信了衛菁菁有辦法,道:“那還能是誰?蓉蓉?”
衛菁菁道:“什麼蓉蓉,人家現在可是聖女。”
衛朝陽撫著下顎,沉思道:“她...合適嗎?”
衛菁菁笑眯眯地不說話。
衛朝陽臉色沉下來,他可沒時間玩鬧,沉聲道:“你在想什麼,快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