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額頭上,留下了一個烙印。
x。
這是除籍之人的烙印。
代表著他從此無籍,他沒有了來處,他不應置身在任何一城。
他或者死,或者在除籍之地。
與他原來的身份已經全無瓜葛。
從沒有過任何一城的宗室有過這個烙印,甚至連世家子弟中都幾乎沒有過。
言行用這種方式,再一次告訴李治平身邊的人,他所做的一切與言城和離火殿無關,讓李治平只追究他一人有了個更站得住腳的理由。
李治平愣愣地看著言行,胸口發熱,眼眶也發熱,他知道言行這麼做是為他。
幾個呼吸後,李治平道:“除籍烙印,好,你既自行除籍,本相也決不食言,此事不會牽連言城任何一人。”
李治平的話說出,言行身後成千上萬的人才知道言行竟然為了不牽連言城自行除籍。
一瞬間,痛哭聲四起。
李治平身後天雷宮的人也再對李治平的處置沒有異議。
在天雷宮的律法中,刻上了這個烙印的人,死後無牌,更不得葬入故土,這在重視身後名節的當世,是比死更難以接受的事。
只要天雷宮霸權仍在,言行死後連魂歸故土都不能。
數百年來,言城已不知有過多少被天雷宮除籍的百姓,除籍之後,除了給他們的家人留下無盡的悲傷和思念,什麼都不再有了。
也曾有人偷偷為那些被除籍的家人立了牌位,可被監察司的人搜到之後,又為此再添除籍之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時至今日,每念及被除籍的至親骨肉,除了悲痛之外,再無人敢為了他們做些什麼。
此刻見言行為了言城自行除籍,勾起切身之痛,更為言行和言家悲痛萬分。
圍觀人數太多,悲傷蔓延,萬念同悲之時,言行又開始感到頭痛,過去使他昏迷的悲傷正在誘導天府中的慘象試圖衝破封印將他吞噬。
這個時候,言行不但不能昏迷,也不能讓魑魅魍魎四鬼看出他的身體有異,他只能咬牙強撐著好像一切如常。
可是悲傷若不能化解,不需要魑魅魍魎四鬼動手,他終究也會倒下。
人群中,忽有人道:“不要為他悲傷,他不需要悲傷,他給這世間帶來了希望,他還會做到更多了不起的事,還會帶來更大的希望。”
說話的人是朱同殊。
闇火也紛紛隱藏在人群各處。
身邊百姓問道:“可是他,能逃得了嗎?”
悲傷變成了擔憂。
朱同殊凝視著言行的背影,道:“這世上若是隻有一個人逃得了,那就一定是他。”
又一個百姓道:“可他已經自行除籍。”
朱同殊道:“那又如何,只要言家認他,言城認他,他就永遠是言城的驕傲。好好看著他,他不僅心懷言城,更心懷世間蒼生,他不會倒在這裡的。他是個英雄,總有一日,這個世間會因他而全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