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山腳下連營的軍帳處時,已近午時。
這裡只有老弱婦孺,婦人正在賬外生火做飯,軍士們和成年的男子一同伐木,以備重建房屋之需。
李治平一路走一路看,鍋中所做幾乎都是米飯,菜食甚少,肉就更少。
這裡安置了過萬的百姓,全憑言城救濟,還不知還需繼續救濟多久。
李治平回身對李嚴道:“即日起,監察司削減用度,庫銀中支取,與言城輪替負責這裡所需的菜食,每日的肉不得少於一千斤。”
李嚴想說點什麼,但看李治平臉色陰沉,只得又低下頭去,道:“是,屬下遵命。”
監察司和執禁團眾人臉色很是心疼。
李治平冷冷道:“心中有想法的,不妨說出來,本相准許卸職歸家。”
眾人齊聲惶恐道:“謹遵首輔大人之令。”
李治平一掃眾人,道:“都給本相聽清楚了,本相離開言城之前,會為言城主留下一個信使,言城主此後可直接傳書與本相。爾等若敢陽奉陰違,本相自會派人來查明,屆時莫怪本相重懲不饒。”
眾人齊道:“屬下不敢。”
再看李嚴,李治平道:“言城也好,監察司和執禁團也好,大秦也好,天雷宮也好,一切所需,都是取之於民。若民不聊生,仍要豪取,則必生亂,那時還從何處取?記住言城主與你說過的仁心二字,往後多向言城主請教,如何與民生息,何為安民之道。”
李嚴道:“是,謹遵首輔大人教誨。”
李治平一再強調百姓民生,讓言明、言信和言彬三人感到百姓有望的同時,也對李治平愈加讚賞和信任。
天雷宮數百年的霸權,缺的,就是李治平這一顆仁心。
言彬道:“李首輔,言彬有一個請求。”
李治平道:“世子請講。”
言彬看了看周邊的百姓,道:“因為戶籍的限制,百姓有太多可做又做不了的事。言彬斗膽,請李首輔適度放寬戶籍禁令,如此,受災的百姓也可自力更生,讓民生快速恢復,甚至更上一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嚴瞥了言彬一眼,道:“世子,不可胡言亂語。戶籍限令,已行之數百年,豈可說改就改。”
言明和言信不動聲色地看著李治平,這件事或許會給李治平帶來不便,不宜操之過急,所以他們本不想說。
李治平也沉默了一陣,心中權衡再三,道:“世子所說的放寬,該放寬到何種尺度?是在受災的百姓中放寬,還是所有百姓都放寬?”
言彬道:“農籍,工籍,和獵戶,此為民生之根本,懇請李首輔將此三籍並籍,餘者仍遵照限令。”
不好辦,不當說的不說。
李治平驚喜地看著言彬,笑道:“看來世子是動過一番心思。”
言彬期盼地等待李治平的答案。
李治平想了想,又道:“此事事大,我也不敢點頭。待我回大秦後,稟明我大秦世子,需經我大秦世子決斷。不過,我做主,先拿言城受災的百姓試行。待我回大秦稟明大秦世子後,是可或不可,都會修書一封傳回言城。那時,書中若寫著不可,當即止。如何?”
言彬大喜,道:“多謝李首輔。”
在場明眼人都知道,李治平敢做主試行,多半就是可以的,只不過李治平出於避諱,必須要先彙報大秦世子。
這一來,李治平插手的事太多了,就更讓監察司和執禁團的人摸不清李治平的真正來意,只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悄然發生。
喜歡行者:傳說之路請大家收藏:()行者:傳說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