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行之氣盡收於火行靈戒。
但眾人翹首期盼的,卻沒有發生。
沒有引發黃龍神靈的甦醒,就連原本火行靈戒戒身上散發的淡淡紫光也完全泯沒了下去。
言行無能為力,靈戒收回手中,看向黃玄昭,苦笑著搖了搖頭。
黃玄昭嘆了一聲,不想讓言行為難,道:“看來要想喚醒黃龍神靈,只能我們加快土行之氣的修行了。”
即便不為黃龍神靈,要想修入太玄境,及久遠傳說中真正的太玄私境,也必須儘快融會土行之氣。
這一場世人期盼已久的大變,黃龍觀作為五行之一,必須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就要入冬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年。
黃龍觀除了作為一個修道門派外,還有額外的驕傲。
千年以前,姬姓王權執掌世俗王權八百餘年,也曾有過很長一段興盛的時期,而那時,黃龍觀歷代都有一位長老被拜為國師,世俗的禮法大多出自黃龍觀。
那時的黃龍觀被稱之國教,亦毫不為過。
論道門在俗世間的聲勢,近數百年來的天雷宮可謂自古無二,因他們就是俗世的掌控者。
緊隨其後,可稱第二的,就是曾經的黃龍觀。
只不過黃龍觀恪守道門的本分,從不越界,只是作為維繫世俗禮法的後盾,以導人向善,百姓安居為己任。
五行大盛時,必有太玄境大成之人,只要太玄境大成,必能聽見蒼生疾苦。
是以五行,不會發生為了貪戀世俗權勢而走偏之理。
矯正五行道路的,是天道,天道只關乎蒼生生息。
五行之中有這樣一個說法:無五行道心者,不入五行之門。
五行道心,簡而言之,即庇護蒼生之心。
五行之行,亦有順天行氣之意。
得之亦然,失之亦然。
後來黃龍觀之所以於姬姓王權失勢,正是因天雷宮橫空出世。
而天雷宮開派祖師,早年本欲拜入黃龍觀,卻最終沒能入五行之門。之後,不知如何自悟了雷法,更把天雷宮立於姬姓王權的盤龍城下,漸漸聲名鵲起,漸漸把黃龍觀國教的地位取而代之。
黃龍觀亦是不爭,欣然與之。
不幸的是,天雷宮得勢後,姬姓王權不再關注民間疾苦百姓生計,開啟了沉淪享樂之風,致使人倫崩壞。
再之後,就是千年大劫,姬姓王權危急之下毫無擔當,捨棄百姓,天怒人怨,自此作古。
而天雷宮在浩劫之後,不思反省,反變本加厲,以陰狠手段謀奪了世俗權力。
千年來,黃龍觀也曾自省,當初先祖們為何不爭,以致讓天雷宮荼毒世間。
這對於黃龍觀而言,更算得上是另一樁私仇,也是黃龍觀攬在身上的罪。
再加之天雷宮霸佔了黃龍山,更曾試圖把黃龍觀趕出黃龍山,未能得逞後切斷了黃龍觀與黃城的聯絡,使黃龍觀不再能作為黃城的後盾,而後肆無忌憚地壓榨黃城。
兩個道門之間,是仇上加仇。
不過,世間各城各道門與天雷宮之間的仇恨本就罄竹難書了,也無所謂再加上那麼一樁兩樁。
言行忽道:“還有一件事,幾日前,黃城城主也加入了結盟。”
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任何一方都已無法置身於漩渦之外。
黃玄昭道:“我父親...”
話音頓了一頓,又道:“黃城和城主都還好嗎?”
原來是城主黃元晦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