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山實則是雷法第五重修為的天雷宮門下作為進入七野前的試煉之地,那些剛修至雷法第五重不久,還沒有把握在七野中生存的修道者,都會在黃龍山以七野的生存法則生存和適應一段時間。
這些修道者,就是預備雷震。
黃龍山上,只有山頂處黃龍觀的地界範圍內,劃定了是那些預備雷震不可廝殺之地,在黃龍觀範圍內不可相互廝殺,更不可殺黃龍觀的人,其餘任何地方都與七野相似。
雖然黃龍觀是不可廝殺之地,但亦有天雷宮門下為了逃避廝殺,或者為了得到休息而自行進入黃龍觀。
所以,在黃龍觀裡,也可算作是人多眼雜。
黃龍觀的人要下山,也不可走出劃界的範圍外,因為走出去,被那些試煉的天雷宮門下殺了,也只當和七野無異,無人追究。
要下山,只有一條路,不,不是路,而是一條通道。
那是黃龍觀一門,在天雷宮提出這個無理要求把黃龍山作為七野試煉地時,廢大力氣以土遁之法打通的一條山中通道,直通山下黃城境內。
事實上,當時天雷宮是想獨佔黃龍山,把黃龍觀逐出去,原本天雷宮以為,把黃龍山作為七野試煉之地,黃龍觀的人要上下山出入都不免被殘殺,黃龍觀肯定不得不交涉遷出。
但不曾想,黃龍觀誓不遷出一門祖地,天雷宮置之不理強行讓需要試煉的預備雷震們進入黃龍山,想著逼困黃龍觀無法生存,他們就別無選擇。
他們需要水,就算山中有蓄水,任他們如何節省,但也要食物。
如此兩個月後,天雷宮也沒有聽到黃龍觀的退讓,他們反而硬生生從黃龍觀內打通了直通山下的通道。
天雷宮見此,又不能再強行驅趕,以黃龍觀表現出的對這一塊祖地的執著,若強行驅趕,他們甚至會自絕於此。
不能強行驅趕,就更不能屠殺了,滅一門必定會引起世間道界的公憤,天雷宮雖強權霸權,但也知不能全然的奪人生路,就如牽制壓制每一城道門,都以一城百姓作為命門,趕盡殺絕就會遭到各道門不計後果的反噬。
這個道理,天雷宮一直都懂,延續至今,他們已然是滔天之勢,卻也沒有對任何一門趕盡殺絕過。
於是,天雷宮只能任由黃龍觀坐落在黃龍山之巔。
只是那山下的通道口,從此被天雷宮把守了起來,進出的人只能是黃龍觀的修道者。
所以,這也造成了黃龍觀和黃城的當權者之間是幾乎沒有聯絡的。
這與各城都不同,各城的城主和權貴們及世家家主,多數都是修道者出身,就算不是,他的家族中也有的是修道者,聯絡很緊密。
各城修道者止於世家,黃城也同樣,但黃龍觀的修道者自入門修道後,與當權的城主和權貴世家之間的聯絡幾乎就中斷了。
這也就意味著,黃龍觀有可能與黃城當權者之間是有隔閡的。
李治平把這些前因後事一一向言行說明,言行直聽得眉頭深鎖。
要上黃龍山,不僅不是件易事,還是件很難很難的事。
李治平道:“如何?還要去嗎?”
雖然很難,但言行之後還要去靈雀山,南野的雷震,豈是黃龍山上那些預備的雷震可比,更何況,還有靈雀山十座。
去往靈雀山才是真正的難如登天。
靈雀山都不得不去,又怎會畏縮於黃龍山,正好拿黃龍山之行當做練手。
言行道:“當然要去。”
李治平笑了笑,這個回答讓他滿意。
喜歡行者:傳說之路請大家收藏:()行者:傳說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