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平的出現,讓一切都在向最好的方向發展。
好像只要照著計劃進行,所有的願望都會如期而至。
但太過順利,難免叫人不敢輕信。世事就是如此,看似平順,而危機暗藏。一失足,再好的局面都煙消雲散。
尤其是在漫長黑暗中艱難跋涉的人,很難相信光就要降臨。
即便他們已如此的渴望見到光。
言行的臉上出現了不自然,他不是懷疑李治平,而是那股讓雷雲和無盡陰霾遮蔽世間數百年的力量不可能被輕易驅散。
否則,這世間蒼生數百年來何以苦苦忍受?
會這麼想,並不是悲觀。
因為,言行是局中人。
葉光繼就不會這麼想,因為就天雷宮之禍而言,他是局外人,更因為他能夠感受到另外一種力量。
否極泰來,物極必反。
局中人總認為是他們在操縱世事,殊不知他們也被看不見的力量所擺弄。
那力量,就是天道。
一切都在向著既定的方向發展。
只要有足夠多的人走在這個方向的路上,有人能把程序提前,有人能把程序延緩,但或早或晚,該來的終歸躲不過。
局中人,能掌控一時,掌控不了一世。
正是經數百年的苦苦忍受,而到了轉機出現的臨界點。
言行將要讓行者出世,李治平難以忍受李家罪孽深重而做出的贖罪之舉,都是天道使然下時間長河中必然會出現的節點。
不是言行和李治平,就會有其他的人。
不論這個人是誰,能夠順應天道,重新推進程序,他,就是天道所選擇的人。
天道,是天地的法則,凌駕於一切的力量之上。
要推動天道的程序,也不是一人能做到,順應程序的人,為程序而努力的人,都是天道所選擇的人。
天道的程序是什麼?
生生不息。
李治平也有憂慮,但不像言行那麼憂慮,他只是做他自認為該做的事,李家的罪孽已經太深重,他不指望能夠贖清。
只要做了對世間蒼生有利的事,就能夠換得一縷心安。
至於是否能一舉成功,他把最後的希望交給了行者和世間道界。
他只是做他力所能及的事,盡一切所能把行者和世間道界的勝算提高到最大限度。
敗了,大不了一死,李家死有餘辜。
勝了,李家的功過留給世人評說。
相比較,李治平更安全,可進可退。有李家世代大秦首相的身份地位在,他手上還有足夠的棋子,若不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幫助言行,僅是天雷宮門內生變,他有十足的把握清除異己順利平息。
而言行則不同,一旦他的身份暴露,即便李令山和李治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會有人要殺他而後快。
順利進展到明年的百英決,也會有一場血戰,言行是走在風口浪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