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後,言行和邱沐終於在將近一個月的遠行後,踏進了蘇城的城境。
連線蘇城外通秦道的,是一個小鄉村,二人在鄉路上慢步觀望,只見田間勞作的百姓,和鄉路上迎面走過的百姓,雖互不相識,但見到他們都會含笑點頭。
這也可看出,蘇城的百姓並不如言城的百姓那般心有諸多忌諱。
而各城現下都應該是查禁餘波剛剛過去,蘇城的百姓怎麼可以這麼快就從那恐懼和親人的離別中走出?
這分明不像是大劫剛過後的慶幸,難道是這個小鄉村並沒有受到波及嗎?
再過一個時辰天就要黑了,言行和邱沐還需找到今夜可以留宿的地方。
這時,迎面又走過一個蘇城農夫。
言行走到那農夫身前,抱拳道:“請問,就近有沒有客棧?”
那農夫道:“你們第一次來蘇城嗎?”
言行笑道:“是。”
農夫向身後一指,笑著道:“我們這是個小村子,沒有客棧的。二位要住客棧,向南再走十里就是魚水鎮,到了那裡,什麼都有了。”
謝過那百姓,言行和邱沐又繼續走了十里。
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大鎮,驛站上那個蘇城老闆也提到過魚水鎮,想來這裡就是蘇城的繁華所在。
天色已經昏暗下來,但眼前的街道卻不昏暗,夜燈明亮,夜市喧鬧。正是飯館酒樓上客時,而街道旁更是攤販眾多,叫賣聲此起彼伏。售賣的,有吃食,有衣布,也有隨身物件...琳琅滿目,無所不有。
除了售賣的人,街上行人也同樣絡繹不絕。成群結伴四處觀賞,更笑顏不絕。
在言城,入夜後,別說攤販,就連沿街的鋪面,除了少數幾家酒食飯店外,其餘的也都早早上板歇客。
這番氣象,比之言城又不知要開明多少。
言行和邱沐都心有感嘆,但腹中飢腸轆轆,他們需要先飽餐一頓。
聞著陣陣酒香,二人走進前方不遠的一家酒樓。
酒樓掌櫃笑嘻嘻地迎了上來,道:“客官,兩位嗎?”
言行道:“對,兩位。”
掌櫃道:“裡面請。”
把二人帶到了一張桌前,待二人坐下,掌櫃又道:“兩位客官,吃點什麼?”
言行和邱沐哪知道蘇城有什麼名菜,言行道:“就上幾個蘇城特色菜,再來一壺花雕。”
掌櫃道:“嗯?二位客官不是蘇城人?”
言行道:“我們臉上寫著不是蘇城人嗎?”
掌櫃道:“蘇城人哪還有上酒樓點蘇城特色菜的。不過客官這話倒也沒錯,您二位臉上,還真寫著不是蘇城人。”
這話說的讓言行和邱沐疑惑,下意識地各自摸了摸臉,又相互看了一眼,哪有掌櫃說的什麼字。
掌櫃又道:“兩位客官是初次到蘇城?打哪來啊?”
言行笑道:“對,打言城來。初來乍到,掌櫃的可莫要欺生。”
掌櫃的也不氣不惱,哈哈一笑,道:“客官說的哪裡話,來了蘇城那就是蘇城的客人,哪有欺客的道理。二位稍候,這就給二位安排幾個蘇城特色菜。”
言行和邱沐只覺得這掌櫃的確是做生意的好材料,說話甚是風趣。
很快,掌櫃的先拿來了一壺花雕,道:“二位先喝著,您要的特色菜很快就來。”
說完正要走,言行一把叫住掌櫃,道:“掌櫃的,你剛才說我們臉上寫著不是蘇城人,這話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