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萬歲!”
百官剛剛行完禮,李元海有事啟奏的話音剛落,準備再寒暄幾句,來幾個來回再進入正題,就見一個身影激動地出列,穩穩地站在大殿中央。
“臣有本奏!”
這誰啊,怎麼這麼猴急?
百官定睛一看,原來是刑部侍郎孫榮,頓時瞭然。
自從上次孫榮彈劾太子失敗,在刑部的日子可相當難熬。
加上為了翻盤,孫榮也一天到晚都不幹正事,跑去查遠在淮陽郡的莫須有案子,導致上官看他不順眼,同僚也更樂意去找同為侍郎的徐忠年。
這位孫大人這些時日的上躥下跳,百官都看在眼裡,見他這麼急切地要上奏,頓時心領神會。
估計又是什麼跟太子有關的事吧。
見狀,賈希言和楊羨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了盤算。
“臣經過多方查證,終於確定,李太奇之叛亂,是被太子逼迫!”
孫榮迫不及待上奏,心中滿是興奮。
經過那麼久的查證,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決定性的證劇!
“據淮陽郡大牢的牢頭所言,太子羅織罪名,對李太奇的妻弟刑訊逼供,甚至捏造證據屈打成招,才導致李太奇謀反!”
四下一片寂靜。
孫榮感受著這種寂靜,心中十分得意,他上前一步,義正嚴辭道:“臣請重新調查此案!”
“撲哧。”
良久的寂靜後,突然有人忍不住笑出聲。
孫榮立馬瞪了過去,卻見那人正是自己的老對頭徐忠年。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孫榮立刻怒目而視:“徐大人為何發笑?”
“本官笑了嗎?孫大人聽錯了。”徐忠年輕描淡寫。
孫榮不依不饒:“你笑了!朝會發笑,該當何罪!”
“唉,孫大人,本官也不想的。”
徐忠年可憐地看了孫榮一眼,嘆息道:“雖然孫大人找出了種種證據,但是......李太奇已經認罪,死了。”
死了?